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孝先便腹

孝先便腹

后汉书.边韶传》:边韶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后因以“孝先便腹”为腹肥雅谑。亦用以写文人昼寝,或暗喻学识丰富。宋刘筠《暑咏寄梅集贤》:“孝先便腹宁无诮,痀偻承蜩敢衒功。”宋陆游《夏雨》诗:“堪笑此翁惟美睡,孝先便腹任讥嘲。”


【典源】 《艺文类聚》 卷二十五引晋·司马彪《续汉书》:“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假卧,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pianpian)。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先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坐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后汉书·边韶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边韶字孝先,他有文才,善辩论,学识渊博,教授数百弟子。边韶曾于白天小睡,学生私下嘲笑他。边韶听到了,即应声回答:“我姓边,字孝先。藏五经,腹便便。要睡觉,思经典。睡与周公通梦,坐与孔子同心。嘲笑老师,出自何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满腹才学;或指人白天假寐; 也戏称人腹大。

【典形】边韶腹、边氏腹、边睡、边笥、嘲孝先、腹如边孝、腹笥、腹为筐笥、经笥、懒不看书、便腹、便便腹、便便笥、笥有经、五经笥、五经在笥、孝先经笥、孝先便腹、笑老韶、孝先腹、腹笥便、瞢腾老孝先、睡任门生嘲、腹便蒙嘲、腹枵经笥、便腹笥经籍、孝先酣枕、孝先风味、边老便便、嘲腹便、嘲昼眠、嘲便腹、腹便便、笑腹便、笑便腹、饱五经、书满腹。

【示例】

〔边韶腹〕 清·严沆《送吴谨侯同馆谪广文》:“但看卧坦边韶腹,有日槎回博望源。”

〔边氏腹〕 元·耶律楚材《用万松老人韵寄郑景贤》:“正便边氏腹,不上谪仙襟。”

〔边睡〕 清·黄景仁《留别正阳书院诸生》:“懒惊边睡足,饮诧邴肠宽。”〔边笥〕 清·赵执信《深秋偶作》:“卧看边笥章句枯,坐拥管城鬓毛秃。”〔嘲孝先〕 宋·陆游《放言》:“无人骂郑虔,亦无嘲孝先。”

〔腹如边孝〕 宋·陈与义《某窃慕东坡以铁柱杖》:“项似董宣真是强,腹如边孝故应便。”

〔腹笥〕 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讲学情田埆,谈经腹笥虚。”

〔经笥〕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经笥难窥底,词源幸汲深。”

〔懒不看书〕 宋·范成大《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四:“懒不看书似姓边,

梦魂飞绕白鸥前。”

〔便便腹〕 清·李葂《题雅雨师借书图》:“百城深入便便腹,直抵荆州借不还。”

〔便便笥〕 唐·罗隐《暇日感怀因寄》:“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笥有经〕 宋·范成大《送闻人伯卿赴铜陵》:“折腰直为瓶无粟,便腹犹怜笥有经。”

〔五经笥〕 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五经在笥〕 唐·王维《送李补阙充河西支度》:“家世龙门,词场虎步。五经在笥,一言蔽诗。”

〔孝先经笥〕 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昼眠》:“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孝先便腹〕 宋·陆游《夏雨》:“堪笑此翁惟美睡,孝先便腹任讥嘲。”

〔笑老韶〕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脱冠径醉应归卧,便腹从人笑老韶。”


猜你喜欢

  • 伯桃

    源见“羊左”。指左伯桃。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死作伯桃甘共冢,生作张禄厌高官。”【词语伯桃】   汉语大词典:伯桃

  • 磻溪

    源见“渭滨垂钓”。磻溪,又称璜河,在今陕西省 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吕尚未遇周文王时垂钓处。亦借指吕尚。《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明张四维《双烈记.决计

  • 鱼贯而出

    形容像鱼群一般,头尾相接,连续而出。出自隋炀帝事迹。隋炀帝名杨广(568-618年),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开皇元年(581年)被封为晋王。曾任隋并州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等

  • 长铗无鱼

    同“长铗怨”。顾余《皋言以五十述怀见示即以奉酬》诗之四:“短衣射虎君何壮,长铗无鱼我尚淹。”

  • 金印六国

    源见“苏秦六印”。犹言六国相印。泛指高官显位。宋李曾伯《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词:“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 交志

    《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后以“交志”谓情投意合。《汉书.何武传》:“以射策甲科为郎,与翟方进交志为友。”【词语交志】   汉语大词典:交志

  • 济川心

    源见“傅说霖”。指担负国家重任的抱负。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 三宜黜

    同“三黜”。明唐顺之《复官后报京师友人》诗:“疏狂自分三宜黜,懒病其如七不堪。”

  • 凿壁假

    源见“凿壁偷光”。谓借光照明。清赵翼《借月和尚以其名乞诗戏赠》:“既免束缊乞,亦省凿壁假。”

  • 屋角成金字

    《北史.斛律金传》:“金性质直,不识文字,本名敦,苦其难署,改名为金,从其便易,犹以为难。司马子如教为金字,作屋况之,其字乃就。”斛律金是个文盲,原名敦,他觉得敦字笔划太多很不易学,就改名为金。但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