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浮家泛宅

浮家泛宅

原指以船为家,飘浮不定。借喻古代隐士的江湖隐逸之趣,后又用喻游山玩水。出自唐张志和事迹。见“烟波钓徒”。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张志和曾前往拜访。真卿看到他的船已十分破旧,便要为他更换住处。他说:“我愿意这样浮家泛宅,往还于苕(tiáo条,水名,在今浙江省北部)、霅(zhà,水名,东西苕溪汇合之后的名称,在今浙江吴兴境内。)之间。”

【出典】:

新唐书》卷196《隐逸·张志和传》5609页:“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例句】: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诗:“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宋·胡仔《满江红》:“浮宅泛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翁登其舟,窥见秋练,心窃喜,而审诘邦族,则浮家泛宅而已。” 陈寅恪《辛卯广州元夕用东坡韵》:“浙茅炊剑朝朝饭,泛宅浮家处处船。”


并列 形容以舟船为家。《唐书·张志和传》:“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多用于水上生活方面。也作“泛家浮宅”、“泛宅浮家”。


【典源】《新唐书·张志和传》:“ (张志和) 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zha) 间。’”

【今译】 唐代张志和辞官后隐居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当他拜访湖州刺史颜真卿时,颜真卿见张船破漏,欲为之改换住处。张志和说:“我愿以船为家,往来于江湖之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居江湖,四处漂泊。

【典形】 泛宅船、泛宅浮家、泛宅五湖、浮家泛宅、志和舟、浮家、敝舟为家。

【示例】

〔泛宅船〕 明·瞿式耜《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烽烟不隔还乡梦,琴鹤相将泛宅船。”

〔泛宅浮家〕 宋·胡仔《满江红》:“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泛宅五湖〕 元·倪瓒《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

〔浮家泛宅〕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志和舟〕 宋·陈与义《蒙示涉汝诗次韵再和》:“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词语浮家泛宅】  成语:浮家泛宅汉语词典:浮家泛宅

猜你喜欢

  • 临池瞎马

    源见“盲人骑瞎马”。形容极端危险。清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临池瞎马夜愁蹶,听冰老狐春惧泮。”【词语临池瞎马】   汉语大词典:临池瞎马

  • 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

  • 买臣薪

    同“买臣采樵”。清 丘逢甲《村居书感次崧甫韵》:“入传且栽元亮柳,行歌肯负买臣薪?”

  • 楚郊疑凤

    源见“楚凤”。指雉。唐李峤《雉》诗:“楚郊疑凤出,陈宝若鸡鸣。”

  • 解巾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附《韦著传》:韦著屡被征辟,不应命。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白帝就家拜著东海相。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唐.李贤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东汉韦著被迫入仕

  • 青陵

    源见“相思树”。借指在青陵台殉情的韩凭之妻。清钮琇《觚賸.延平女子》:“紫玉青陵怅已矣,泉台当有望乡台。”【词语青陵】   汉语大词典:青陵

  • 浮生

    源见“浮休”。因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南朝 宋鲍照《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弦丝。”明 王錂《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闲愁闷。”【词语浮生】   汉语大词典:

  • 越相烟波

    源见“范蠡扁舟”。指太湖。因范蠡泛太湖烟波隐去,故称。宋范仲淹《苏州十景.灵岩寺》诗:“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 屠隐

    同“屠牛朝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太公避纣之乱,屠隐市朝,遁钓渔水,何必渭滨,然后磻溪?”

  • 花县

    源见“河阳一县花”。称誉地方官吏善于治事,辖内如花美好。唐王维《送严秀才还蜀》诗:“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清吴伟业《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长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词语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