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狗监荐相如

狗监荐相如

同“狗监揄扬”。清张问陶《散帙得彭田桥旧札作诗感怀》:“每怀狗监荐相如,久拟士为知者用。”


【典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意。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讽)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悦) 。”

【今译】 汉代蜀郡人杨得意任掌管皇帝猎犬的官,服侍武帝。武帝读《子虚赋》后极口称赞,说:“可惜不能和这个作者生在同一时代呀!”杨得意说:“我的同乡司马相如自己说这个赋是他写的。”武帝大惊,就召见相如询问。相如说:“此赋是我所写,然而描写的只是诸侯之事,不值一看。请允许我为您作《游猎赋》,写好后呈送您。”武帝答应了,并命尚书给相如笔和木简。司马相如在赋中虚拟了三个人物: 一个叫“子虚”,意指虚假的话,为立论的楚人; 一个叫“乌有先生”,意指没有此事,为诘难的齐人; 一个叫“无是公”,意指没有其人,他表明天子的意思。相如假托三人对话,盛夸天子诸侯在苑囿中游猎之事,在赋的结尾归之于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以此讽谏。赋成呈献武帝,武帝非常高兴。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受人 (多指帝王宠幸之人) 荐引而得到赏识重用。

【典形】 赋因杨意、荐长卿、荐相如、荐子虚、献赋、相如投赋、杨意不逢、遭逢狗监、通狗监、求杨意、逢杨意、狗监说相如、故交杨得意、狗监荐才子、献子虚。

【示例】

〔赋因杨意〕 清·赵执信《早发蒙阴道中书感》:“赋因杨意凌云易,相比班超食肉难。”

〔荐长卿〕 宋·钱惟演《与客启明》:“帝右岂无杨得意,汉宫须荐长卿才。”

〔荐相如〕 唐·张籍《赠任懒》:“汉

庭无得意,谁拟荐相如。”

〔荐子虚〕 宋·王安石《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献赋〕 唐·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相如投赋〕 唐·杜牧《江山逢友人》:“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杨意不逢〕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遭逢狗监〕 清·黄景仁《貂裘换酒·潞河舟次》:“问几辈,飞腾马价,遭逢狗监。”


猜你喜欢

  • 仰观俯察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

  • 凭几

    《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皇帝临终付托。宋苏轼《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于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于选贤。”《明史.穆宗孝定李太后传》:“先生亲受先帝付托,其朝

  • 其进锐者其退速

    意谓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很快。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墓疏》:“余谓天下凡事必须量力为之。其进

  • 李贺诗囊

    源见“锦囊佳句”。指贮诗之袋。宋陆游《衡门独立》诗:“宋清药卷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后空。”【典源】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直:指直上的燧烟。古代边防告警,白天燃烧狼粪,其烟直而聚,谓之燧烟。 在浩瀚的沙漠上,一缕燧烟,直上云霄;在无垠的黄河上,一轮圆圆的落日,挂在天边。 形容边塞荒凉景象和奇特风光。语出唐.王维《

  • 翠纶失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卷七):“夫以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

  • 淮阴一饭恩

    源见“一饭千金”。谓穷途受恩。明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脱骖永念千秋义,岂止淮阴一饭恩?”

  • 闻虎啸

    源见“虎溪相送”。喻与僧人相别。清程先贞《十月初以事至东皋》诗:“白社归来闻虎啸,《黄庭》写出换鹅群。”

  • 冤家路窄

    有冤仇的人或者不愿相见的人,偏偏不期而遇,而又无可回避。《西游记》第四十五回:“我等各喝了一口,尝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却走了。今日还在此间,正所谓‘冤家路窄’也!”主谓 冤家,仇人、对头。偏偏在狭

  • 餐毡

    源见“苏武节”。借指身居异地、含辛茹苦而心向朝廷的崇高气节。宋苏轼《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之一:“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词语餐毡】   汉语大词典:餐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