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舟中敌国

舟中敌国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名击,与韩、赵三分晋地)。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我国古代居住在长江中游以南一带地方的部族名)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春秋周阙塞)在其南,羊肠(羊肠阪在今山西静乐县境内。今山西晋东南地区与河南林县交界处也有羊肠阪)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今河南辉县西有孟门隘道,山西吉县西有孟门山,这些都在殷都朝歌之西;说左孟门,则东面别有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魏武侯赞美表里山河之固。吴起认为国家的巩固与否,不是在于山川之势有险要可凭,而在于修明政治。如果政治腐败,即使有山河之固,也是要被人灭国的,三苗氏、夏桀、殷纣王就是例证;如果政治腐败,则不得人心,同舟之人也可成为敌国,还谈什么山川之固呢。

后因以“舟中敌国”比喻众叛亲离的孤立处境。

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任事之济否在人,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势苟危则舟中敌国也。”(《陆宣公集》十一)


见“同舟敌国”。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任事之济否在人,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势苟危则~也。”


【词语舟中敌国】  成语:舟中敌国汉语词典:舟中敌国

猜你喜欢

  • 燕雀伍

    燕雀之辈。燕、雀都是小鸟,比喻志量器识狭小之辈。《北史.崔孝穆等传论》:“并以羁旋之士,遭回于燕雀之伍,终佩龟组。”

  • 崇入后堂

    《汉书.张禹传》:“(戴)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筦(同管)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戴崇和彭宣都是张禹的学生,戴崇为人随和热情,在生活感情上与张禹十分亲

  • 刻木母供事

    同“刻木当严亲”。南朝梁武帝《孝思赋》:“顾丁兰其何人……刻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

  • 双飞燕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李周翰注:“燕春南飞就暖,巢于人家,故愿以书寄之。”后因以“双飞燕”借指信使。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托双飞燕。”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塞。漫道:莫说,别说。而今:如今。迈步:跨开大步。从头越:从山头跨越过去。 别说雄关真像钢铁那样牢固,现在我们就迈开大步从它头上跨过去了。 形容革命者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 鸿过雪

    源见“鸿爪雪泥”。形容人生四处飘泊。清王夫之《续落花诗》之十三:“身世无馀鸿过雪,人天莫问雨成刀。”

  • 秀实头

    源见“戴头来”。用以表示不怕死。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之二:“难甘公府宣明面,已戴军门秀实头。”

  • 倾刻开花

    参见:湘子染花

  • 蒿里

    《汉书.武五子传.广陵厉王胥传》:王自歌曰:“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唐.颜师古注:“蒿里,死人里。”蒿里,地名,是泰山南面埋葬死人的地方。后遂用为咏丧葬之典。唐.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

  • 隗嚣泥

    源见“泥封函谷”。指据险固守。唐罗隐《南园题》诗:“病怜王猛畚,愚笑隗嚣泥。”【词语隗嚣泥】   汉语大词典:隗嚣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