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池县

华池县

①西魏置,属蔚州。北周废。隋仁寿二年(602)复置,属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东华池村东北二里。《元和志》卷3华池县:“因县西华池水为名。”大业元年(605)移治东华池。十三年(617)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 为林州治。贞观元年(627)属庆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省为华池镇。

②北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后废。

③唐武德六年(623)改池阳县置,属雍州。治所在今陕西三原县北。贞观元年(627)改为三原县。

④1934年析庆阳、环县、合水三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悦乐镇(今甘肃华池县南)。1951年迁今华池县(柔远镇)。


(1)古县名。唐武德六年(623年)改池阳县置,治今陕西省三原县北清水峪南。属京兆郡。贞观元年(627年)废。(2)(华huà)今县名。在甘肃省东部、子午岭西侧,北邻陕西省。属庆阳市。面积 3776 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2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柔远镇。西魏置华池县,北周废。隋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华池县,因县境内华池水(今葫芦河)得名,治今县东南东华池。宋省入合水县。元、明、清属庆阳府安化县地。1913年属庆阳县。1934年冬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华池县,治悦乐镇。1949年属庆阳专区。1951年县治迁柔远镇(今治)。1955年属平凉专区。1958年撤县,并入庆阳县。1961年复置华池县,属庆阳专区。1969年属庆阳地区,2002年属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塬梁沟壑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东部为天然次生林区,西部多牧草。农产小麦、玉米、糜谷、荞麦等。畜牧业以羊及大家畜为主。特产杏仁、白瓜子、甘草、黑木耳。工业有农机修造、石油化工、炼油、工程建筑、粮油、食品加工等。庆华、华吴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陇东华池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旧址,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古迹有碾子堂、兰沟门仰韶文化遗址,宋二将城故址,东华池宋砖塔,双塔寺造像塔等。


猜你喜欢

  • 辉德镇

    亦名耀德城。在今宁夏灵武县南石沟驿乡西,古为灵州戍守处。《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946) 八月,“冯晖引兵过旱海,至辉德,糗粮已尽”。即此。

  • 渠县

    ①明洪武九年 (1376) 降渠州置,属广安州。治所即今四川渠县。以滨渠江为名。清属顺庆府,嘉庆十九年 (1814) 改属绥定府。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境内东汉墓阙较多,誉为 “墓

  • 隘门山

    ①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南。《水经· 滱水注》: “滱水自 (灵丘) 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设隘于峡,以讥禁行旅。” 《元和志》 卷14灵丘县:“隘门山,亦曰隘口,在县东南十五里。壁立直上,层崖刺天,有石道

  • 土岭寨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清一统志·大同府》:土峪寨“在广灵县西二十里。明洪武中筑,周围二百步,高一丈五尺,濠深三丈”。

  • 大黑公

    在今云南红河县东三十四里。“黑公”为“亏弓”之讹,傣语意为河边隆起的小丘。明、清时亏容甸长官司治此。

  • 阳平亭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资治通鉴》:东汉建安九年(204),袁尚将兵救邺,“尚果循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十七里,临滏水为营”。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县东。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邺。

  • 平潭厅

    清嘉庆四年(1799)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属福州府。治平潭(今福建平潭县)。辖海坛岛。1913年废厅,改为平潭县。民国《平潭县志》卷3:“按《关都记》:海坛山势远望如坛,故名。自唐以来皆沿用之,平潭

  • 梓潭湖

    在今湖北咸宁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梓潭湖 “在县北十五里。一名咸宁湖,为邑境泉流之汇。东北流过斧头湖,至江夏之金口,入于大江。今掌于河泊所”。

  • 俄乐城

    在今越南清化省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清化府: 俄乐城 “在府西南,即今俄乐县。宣德初,俄乐土官黎利反,官军讨之,遁入老挝。既而复还,官军击走之于清化”。

  • 高显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即今辽宁铁岭市。东汉改属玄菟郡。西晋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铁岭市,一说治今沈阳市东南郊魏家楼子村古城。属辽东郡。东汉永初元年(107年)改属玄菟郡。西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