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水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寰宇记》 卷28蒲城县: 南白水县 “以在白水之南为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蒲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属白水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蒲城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寰宇记》 卷28蒲城县: 南白水县 “以在白水之南为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蒲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属白水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蒲城县。
明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长江东岸。《明史·地理志》 贵池县:有李阳河巡检司。《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李阳河,“《志》云,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宋德祐初,元兵犯池州,游骑至李阳河。今李阳驿
北周建德三年(574)置,属灵州。治所在怀远县(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治怀远县(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永宁、贺
又名景亳、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北。相传商汤曾都此。《尚书·伊训》: “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水经· 汳水注》: “汳水又东径大蒙城北,自古不闻有二亳,疑即蒙亳也。所谓景薄,为北亳矣。” 《史记·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史记·吕太后本纪》:高后八年(前180),高后封张敖前姬之子“寿为乐昌侯”。即此。
亦作呼拉。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南岸锡卡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呼拉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
北魏正光末置,属昌黎郡。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东魏兴和中寄治英雄城(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齐废。
即今陕西商州市南五十里流岭。《方舆纪要》卷54商州:刘岭“甚危峻, 有万木森罗其上。宋高宗割商、秦之半畀金人,以刘岭为界。即此”。
又称吕祖庙。在今山西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建于明万历间,清乾隆间增筑巍阁三层。宫有四座院落,门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主要建筑为吕祖殿、方形单间回廊亭及巍阁。四围建配房和砖卷窑洞。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西九十里大溪河入长江处之大溪乡。南宋陆游《入蜀记》:“发大溪口,入瞿塘峡。”《明史·傅友德传》:洪武四年(1371)伐蜀夏,“汤和尚顿军大溪口。既而江流得木牌,乃进师”。即此。1959
即今广东连州市北福山。《寰宇记》 (残本) 卷117连州桂阳县: 静福山 “在县北五十里。梁廖冲者字清虚,为本郡主簿、西曹祭酒、湘东王国常侍,大同三年家于此山,先天二年飞升于此山,后刺史蒋防仰慕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