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侯国
即掖侯国。在今山东莱州市。《后汉书·欧阳歙传》: 建武九年 (33),歙 “更封夜侯”。李贤注: “夜,今莱州掖县。”
即掖侯国。在今山东莱州市。《后汉书·欧阳歙传》: 建武九年 (33),歙 “更封夜侯”。李贤注: “夜,今莱州掖县。”
①即今山东东部五龙河。源出山东栖霞县西北艾山。南流经莱阳市东,又南经五龙山下,又南入海。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7:莱阳有五龙水。《寰宇记》卷20莱州莱阳县:“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
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9天河县:江口渡“在县南二十里。通道所经”。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0分水县: 桐岭在 “县 (今分水镇) 东六十里”。
在今河北赞皇县南,南、北回车村。《魏书·地形志》赵郡房子县:有“回车城”。《方舆纪要》卷14赞皇县:回车城在“县南十里。……《寰宇记》云,回车城李左车所筑也。亦曰左车城,其旁有韩信将台”。
清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恰伦河(察林河)上游南岸。清道光《新疆识略》卷4伊犁舆图:察林河上游有齐齐罕图卡伦。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哈尔奇喇水,“西北流,南汇尼楚衮哈尔奇喇水,折而北流经齐齐罕图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开州置,治所在开江县 (今四川开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开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开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开州置,治盛山县(今重庆开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开县地。乾
1927年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撤销,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旧县名。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改置,治景德(车里,今云南省景洪市驻地景洪镇)。
亦作蔑怯思城、灭怯思。在今俄罗斯高加索山北。《元史·吐吐哈传》:太宗时,钦察国“忽都速蛮之子班都察,举族迎降,从征麦怯斯有功”。
亦名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三国吴赤乌二年 (239) 筑,历经修建。至清代圩周一百二十余里,溉田二十余万亩。又称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筑,在今安徽省宣
清置,属古州厅。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三十里。旧有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