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塔关
亦名山达关。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七十五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山塔关“在保山县东北七十五里阿章寨。亦曰山达关”。
亦名山达关。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七十五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山塔关“在保山县东北七十五里阿章寨。亦曰山达关”。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1临淮县:小横山“在县南五十里,以山势横亘而名”。
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青阁 “在福津县。又有牛圈阁及赤阁、鹅鼻阁”。《方舆纪要》 卷59谓青阁 “旧为往来险道”。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顾路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川沙县西北有 “顾家路”。
在今河北平山县北。该地发现中山国故城遗址。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来远县置,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鸭绿江中黔定岛上。后升为来远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瑞安府置,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辖境当今浙江温州、瑞安二市及永嘉、乐清、平阳、泰顺、文成、苍南、玉环、洞头八县地。明洪武
北宋崇宁五年 (1106) 置,属武冈军。治所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临口镇。南宋绍兴初废。古县名。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临口。属武冈军。南宋绍兴中废。
一作郖津。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西北三里。《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畿为河东太守,叛者绝陕津,畿 “遂诡道从郖津度”。《水经· 河水注》: 门水 “北径弘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
又名黑玉河。即今新疆和田市和田河西源喀拉喀什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于阗》 引晋高居诲 《使于阗记》: “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 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 因名
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分水镇。清光绪《宜兴荆溪县志》全境图:东北有分水墩。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东北有“分水墩镇”,“分水墩据百渎口内,东接武进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