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山
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北,接郎溪县界。《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岩头山 “在州城西四十里。两山屹立如关隘,中夹一溪。广德南山之水皆会于此,而入建溪。每遇巨潦,借此以障湍流奔突之势”。
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北,接郎溪县界。《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岩头山 “在州城西四十里。两山屹立如关隘,中夹一溪。广德南山之水皆会于此,而入建溪。每遇巨潦,借此以障湍流奔突之势”。
元置,水站。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河南省台前县东北荆门闸。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荆门驿。清时废。
即沮洳山。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清一统志 ·卫辉府一》: 淇山 “淇水所出”。
元至元十六年(1279)以南安县改置,属南安路。治所即今江西上犹县。十七年(1280)改为上犹县。
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之陆岸河。《元史·安南传》:“兴道王(陈峻)、范殿前(范海崖)领兵船复聚万劫江口。”
今青海平安县南沙沟河。东汉时为勒姐羌居处。《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勒且溪,北流径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疑即此号也。”
传说夏代有穷后羿所迁。《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对曰,“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其地说法各异:(1)即穷谷,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五十里。《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河南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2
明筑,属兴武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灵武县东七十里磁窑堡镇。《方舆纪要》 卷62兴武所: 磁窑寨 “在所西。成化九年抚臣马文升议筑堡于此,以接灵州边界。从之。因置寨屯守”。
又名同戈、铜锅、同过、洞过。即今山西寿阳县南、榆次市东潇河。源出昔阳县西南陡泉山,西流经寿阳、榆次、清徐、太原市界入汾水。《水经·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40忻州“程侯山”条下:“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下有谷, 云中水出焉。山之北即崞县界。”②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清一统志·绛州一》:云中山“高出云汉,故名”。(
即今山东巨野县南营里乡。民国 《续修巨野县志》 图: 南有营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