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都云军民府。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置平溪卫。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为平溪卫。
元置,属都云军民府。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置平溪卫。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为平溪卫。
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3西凉录:西凉建初六年(410),“沮渠蒙逊率骑来攻,暠遣世子歆及别将朱元虎御之,战于马庙,歆败”。《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胡三省注:“古者祭马祖,后
明景泰年间建。在今新疆和田县。为伊斯兰教著名寺院之一。
即古新甫山。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四十里,接莱芜市界。《清一统志·泰安府》: 宫山,“ 《县志》: 相传汉武封禅于此,见仙人迹。建离宫其上,故改名宫山”。亦名小泰山。
在今新疆吐鲁市东哈拉和卓堡西南。汉高昌壁,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设高昌郡。北魏太平真君三年 (442),北凉残余沮渠氏入据其地。和平元年 (460) 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唐贞观十四年
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沁城,“蒙语呼塔勒纳沁,言旷野有鸦,或云果子沟也。回语呼塔什伯拉克。塔什,石也,伯拉克,庙也。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今驻守备,耕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南)。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通州:万宝山在“州南一百里”。1931年4月,长春县长郝永德将万宝山地区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亩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为引伊通河水灌溉
亦作白石漈。即白石镇。在今广西灵川县南。《明史·地理志》:灵川县南有白石潭巡检司。
唐天宝元年(742)改陆州置,治所在乌雷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乌雷村)。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市东南部合浦县、防城港市及越南芒街一带。乾元元年(758)改为陆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陆州置,治乌雷县(今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清一统志·顺庆府二》:北津楼,“明道人张三丰诗:谁唤吾来蜀内游,北津楼胜岳阳楼”。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古楼埠水“在县(今青云镇)西北。《志》云,其水北流,合余干县冯田水入鄱阳县界,会于珠湖。明朝正德四年,官军捕姚源盗遇伏于古埠,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