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隆宗
一名达隆宗。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打隆。藏语意为虎乡。1960年改设打隆县。1964年撤销,并入浪卡子县。
一名达隆宗。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打隆。藏语意为虎乡。1960年改设打隆县。1964年撤销,并入浪卡子县。
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魏书·序纪》:东晋太宁二年(324),惠皇帝拓拔贺傉“以诸部人情未患款顺,乃筑城于东木根山,徙都之”。《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东木根山“在府北。《志》云:五原有木根山。此山在
唐方镇名。即淄青。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岛群,属海南省。旧称下八岛或西八岛, 由甘泉、珊瑚、金银、伏波、广金、琛航、中建、盘石屿等八个岛屿组成。1935年公布名称为库勒生特列岛。1947年改名永乐群岛,以纪念明朝永乐至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西充国县(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与阆中市接壤地区。西魏废。
1914年改太平县置,属浙江会稽道。治所即今浙江温岭市。以山得名。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4年改设温岭市。旧县名。1914年改太平县置,治今浙江省温岭市太平镇。1994年撤销,改设温岭市。
在今四川南溪县西三十里长江中。《舆地纪胜》卷163叙州:石笋滩“在南溪县西三十里。江涨险甚,穷冬水落,岸有石长数丈如笋,因名”。《明史·地理志》南溪县:“东滨大江,中有石笋滩,在县西。”
①唐龙朔二年(662)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以灵渠水为名。北宋属静江府,绍定四年(1231)移治今县东北三街镇。元属静江路。明属桂林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4
①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律,五代王闽改今名。《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雪峰 “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 卷10
又作达马山口。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东南二百一十里。藏语 “夏吾” 意为嫩肉,“拉”意为山口。是西藏达巴、普兰边民去印度夏吾 (米当) 地方的山口通道。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客可经由此
亦作小丹杨。旧丹阳县俗称。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故尝加小字。《三国志·吕范传》:吕范从孙策渡江,“下小丹阳、湖孰,领湖孰相”。《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