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余 (馀) 丘
在今山东临沂市境。《春秋》: 庄公二年 (前692),“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杜注: “於余丘,国名也。” 《公羊》、《穀梁》 以为邾国之邑名。
在今山东临沂市境。《春秋》: 庄公二年 (前692),“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杜注: “於余丘,国名也。” 《公羊》、《穀梁》 以为邾国之邑名。
①唐景云二年 (711) 分瀛、幽两州置,治所在鄚县 (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任丘二市及清苑、文安等县地。开元十三年 (725) 改名莫州。②唐渤海置,为鄚颉府治。治所在奥
即今广东清远市、清新县西北之滨江,为北江支流。《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政宾江 “在清远县西北六十里。源出大罗山,流经临汉峡,又南入浈”。
在今四川理县或小金县境。《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右亲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大破之,穷其余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古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裴
唐龙朔三年 (663) 分定襄都督府置,属单于都护府。侨治朔方县 (今陕西靖边县东北之白城子)。领郁射州、艺失州、卑失州、叱略州等。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境、锡林郭勒盟南境及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一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二里雁门关西雁门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代州雁门县:“有东陉关、西陉关。”即此。北宋杨业曾率兵由此至雁门北口击契丹。元废。即“雁门关”。
亦名哈达岭、萨哈亮山。满语意为“沿江山峰”。在今吉林中部和辽宁东北部。东北一西南走向。为饮马河、东辽河与辉发河分水岭。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吉林哈达山脉,接于长白山之西南幹,北走松花江与辽河之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南。《寰宇记》卷121绥阳县:“安微水一名孤微水,西自绥养故县来,东流经县南八里,又东入都上县界。”东流入涪江(乌江)。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牟平区宁海镇。高后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侯国。《汉书·地理志》 东牟:“有铁官、盐官。”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改东牟侯国为县,治今山东省烟台市
南齐改随阳郡置,属司州。治所在随县 (今湖北随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北随州、广水二市地。隋开皇初废。南朝齐置,治随县(今湖北随州市)。隋开皇初废。
南朝陈永定二年 (558) 析吴郡置,属扬州。治所在盐官县 (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南海中)。辖境相当今浙江海宁市、海盐县、平湖市、上海市金山县及王盘山以北杭州湾洋面 (时为陆地)。寻废。南朝陈永定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