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治平寺石塔

治平寺石塔

又称嘉应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寺建于隋开皇三年 (583),初名嘉应寺。北宋治平二年 (1065) 改名治平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存石塔三座,中心塔八角形,始建于唐天宝八年 (749),为青石雕砌实心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高约12.5米。


在河北省赞皇县城东南、嘉应寺村北。隋开皇三年(583年)建寺,称嘉应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重修后改名治平寺,塔以寺名。今寺废塔存。塔建于唐天宝八载(749年)。八角四层,高12.5米。每层塔身、塔檐均为整块石灰石、大理石雕砌筑成。每面塔壁凿有佛龛,内雕佛像、佛教故事。雕琢精细,造型生动逼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了味司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元江州》:了味土巡司“在新平县境,旧系鲁魁山土目,至普为善,于本朝康熙二十七年归附,授土巡检世袭”。

  • 椒溪河

    在今陕西佛坪县西。为子午河上游。《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子午河 “在洋县东一百四十里。上流曰椒溪河,源出秦岭,东南流会蒲河、文水河,名三河口。折而南至白河铺,名子午河。又西南经西乡县东北界,又南入汉

  • 麻浩崖墓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寺与乌龙寺之间麻浩湾。开凿于东汉时期,共有二百余座墓穴,墓室类型多样,大小不一,其中1号墓规模最大。墓内浮雕题材丰富多样,有停车话别、孙叔敖故事、老莱子娱亲、荆柯刺秦王、牧马、

  • 石龙岗

    即今山西繁峙县城。明万历十四年(1586)繁峙县移治于此。

  • 关硖砦

    北宋熙宁六年(1073)置,属邵州(后属武冈军)。即今湖南绥宁县东北二十四里关峡苗族乡。《方舆纪要》卷82绥宁县“东关”条下:“明嘉靖中,增筑黄石、关峡、蓝溪、多龙、江口等五堡,调九溪荆州卫及城步所官

  • 冶县

    汉武帝平闽越后改东冶置,为会稽东部都尉治。治所在福建福州市旧冶山之麓。西汉时今福建全省仅有此县,其辖境实际所及约当今福州市一带。东汉初改名东冶县。《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景物上》:东冶,“《晏公类要

  • 合肥县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里。《水经·施水注》:“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东汉为合肥侯国。三国魏复为合肥县,移治今合肥市西北。西晋属淮南郡,复还旧治。东晋改名汝阴县。隋开皇初复

  • 新海设治局

    1935年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黄骅县。1937年改设新海县。1937年由沧县、盐山二县析置,治韩村(今河北黄骅市城关镇)。1945年为纪念黄骅烈士改名黄骅县。

  • 冷边长官司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冷碛镇。清属雅州府。宣统三年(1911)改流,废。

  • 太洛城

    即大洛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为汉定襄郡骆县故城。《魏书·太宗纪》:永兴三年(411),诏“尉古真统兵五千,镇西境太洛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