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府
唐永徽元年 (650) 封突厥单于置狼山都督府,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二十七里狼山乡。显庆三年 (658) 废。
唐永徽元年 (650) 封突厥单于置狼山都督府,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二十七里狼山乡。显庆三年 (658) 废。
南宋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7: 峨眉县七寨有 “泾口寨”。
即今江西南康县北十八塘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南康县北有十八塘。
俗称水门塘。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大业陂在“县东北十五里。周二十余里。人呼为水门塘。相传古名镇淮洲,陷而为陂”。
又作和包场。即今贵州湄潭县东北八十六里西河乡驻地。清康熙 《湄潭县志》 作 “河包场”。因姚村河环绕三面,故名。
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百里打洛镇。元为倒龙。明为版纳景洛。清称打洛。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治城桥镇西北二里。清雍正 《崇明县志》 卷2: “普济桥镇、中津桥镇俱在北关处,距城二里。” 民国 《崇明县志》 卷2: “邑称四镇为最繁盛。北曰普济桥镇,距城二里。……西曰貊貔庙镇,
亦名花石镇。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四十六里花石乡。清道光《禹州志》卷6:州西集镇有“花石头”。
①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东南塔山屯镇。《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 塔山堡在 “卫东南六十里”。②明置,属义州卫。在今辽宁义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37义州卫: 塔山堡在 “卫东南六十
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邗沟入淮处。古邗沟水高于淮水,故立堰以防其泄。《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五年(958),“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
①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小石口村。《方舆纪要》卷40繁峙县:小石口堡“在大石口西五里。堡城正德九年筑,万历二十八年增修,后又增筑北关。今城周二里有奇”。②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明正德九年(1514)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