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雩山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
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宋刘珙曾建风雩亭于此。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
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宋刘珙曾建风雩亭于此。
即赛音诺颜旗。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所属二十四旗之一。驻地即今蒙古国前杭爱省海尔汗都兰。
在今广东英德市南。《明史·地理志》 英德县: “又南有南崖巡检司,废。”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邪施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罗为县 “以界内罗为水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海螺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绵延耸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县。山之阳,岩洞深遂,相接如门屋,曰连珠洞”。
又名红螺谷。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二十五里。清初为乌兰察布盟会盟地。“乌兰察布”,蒙古意为“红色的谷口”。
又作朝谷堡。即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三十五里安国乡。《旧唐书·德宗纪 》: 贞元七年 (791),“泾原帅刘昌复筑平凉城。……刘昌筑胡谷堡,改名彰义堡。堡在平凉西三十五里,亦御戎之要地”。《清一统志·平凉府
即牛田市。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二十八里龙田镇。
唐置,属商州。在今陕西丹凤县 (龙驹寨镇) 西北棣花镇。清废。唐置,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桃花铺。
在今浙江丽水市南,与青田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丽水县:大梁山在“府南二十里。《志》云:山北跨丽水,南接青田,登其巅城郭村落尽在目前”。
亦作蜚悠城、费优城、西步江、高力城。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南 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裴优古城)。一说为珲春市北古城。《清一统志· 吉林》“打牲乌拉城” 条内: 丁未年 (1607),“瓦尔喀部斐优城长策穆特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