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京畿大都督

京畿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东魏、北齐置。统领京畿军士,为京都最高军事长官。东魏迁都邺城后,权势尤甚,孝静帝时,罢六州大都督,其事务由京畿府管辖。北齐时多任用宗室诸王。在宫廷政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演、高湛杀废帝的辅政大臣杨愔等,高俨杀后主宠臣和士开,都是依靠此职所辖的京畿军士。北齐后主武平二年(571) 罢,其职掌并入领军府。


官名。北齐设此官,为京畿兵的统帅。《历代职官简释·京畿大都督》:“北齐有京畿大都督一官,为京畿兵之统帅,盖临时创设,魏晋之中领军、中护军以为专职,京畿大都督之名则不过因人而施。”

猜你喜欢

  • 胶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胶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掌朵甘思(今四川甘孜、西藏昌都地区) 军民政务,简称朵甘思元帅府。置都元帅、经历、镇抚各一员。

  • 郡都水掾

    郡分职吏名。见“郡水曹”。

  • 中垒令丞

    官名。西汉中尉的属官有中垒令。《汉书补注》引沈钦韩说:“《通典》引司马穰苴:五人为伍,十伍为队,一军凡二百五十队,余奇为握奇,故一军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奇兵,队七十有二以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尺得四十里

  • 三司修造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以推官或巡官领之,掌京城工作及陶瓦八作、排岸作坊、诸库簿帐勾校及诸州营垒、官廨、桥梁、竹木、簰筏修治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其事多归将作监。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

  • 曹济都巡河官

    河防官。金朝属都水监。管辖定陶、济北、寒山、金山四埽。人选由都水监廉举,领有埽兵约二千人。

  • 典东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柴”。

  • 汤官饮监

    官名,汉置,为汤官属官,掌监饮食。见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

  • 秉忠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三国志·孙乾传》:“先主定盖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蜀书·孙乾传》:“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

  • 移里堇

    即“夷离堇”。官名。金置,从八品,分掌部族村寨事。见《金史·百官三·诸移里堇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