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正

军正

官名。①军中司法官。春秋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对曰:‘当斩。’”两汉三国军中多置。《汉书·胡建传》颜师古注:“南北军备有正,正又置丞。”时监军御史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军正丞胡建据军法诛之,表奏其罪,引《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有时亦单独统军征战。北周为“军正中大夫”、“军正下大夫”简称。②新莽改中尉置,位上卿,为六监之一。参见“中尉”。③南宋义兵统兵官。高宗时置,以县令充任,掌团集本县义兵。


官名。1、掌执军法的官。春秋时齐国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云何?”《后汉书·王霸传》:“光武谓官属曰:‘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以为军正,爵关内侯。”

2、王莽改中尉曰军正,而另置司命军正,掌司不用命者。见《汉书·王莽传》。

3、南宋时统义兵之官,高宗置,以县令兼任,掌本县义兵。

猜你喜欢

  • 大贵人

    死后追加的尊号。东汉光武帝刘秀初置贵人,地位仅次于皇后。大贵人是对帝妃或王妃死后追加的尊号。《后汉书·皇后纪》:“梁贵人者,褒亲愍侯梁竦之女也。少失母,为伯母舞阴长公主所养。年十六,亦以建初二年与中姊

  • 总统府副官长

    为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

  • 皇太弟

    皇帝尊其弟的称谓。一般指皇帝诸弟中定为皇位的继承者。如《晋书·孝怀帝纪》记惠帝立其弟司马炽为皇太弟;《晋书·刘聪载记》记东晋列国汉刘聪即皇帝位后,尊弟北王乂为皇太弟。

  • 右丞相

    官名。战国秦始置,秦朝沿置,为政府最高国务长官,辅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亦省称丞相。西汉初唯置一丞相,惠帝六年(前189)分置左、右,文帝二年(前178)又置一丞相,武帝征和二年(前91)复分置,不久又

  • 大师

    官名。① 同“太师”。西周高级军官。位高于师氏。《诗经·大雅 ·常武》: “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②北魏前期置。主管评定拓跋鲜卑统治者内部等级。后为中正取代。官名。“大”

  • ① 选官方式之一。相传起源于上古禅让之时。《尚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孔颖达疏: 试,“试以治民之难事”。后世用为选官之法。《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 河南经略司

    官署名。元朝置。又称河南道经略司、屯田经略司。宪宗二年(1252),管领汉地军国庶事的忽必烈请准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经略司,在唐、邓等州屯田镇戍,掌管河南军民政务和财赋收入。设经略使、参议等职。宪

  • 牛栏都统领司

    官署名。辽北面官,所掌不详。有都统领、副统领。

  • 内服

    官类名。自夏王朝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即分为王直接统治区域与隶属王朝的分封区域两个部分。在王朝直接统治区内为王室服务的官,即王廷中的百官,商与西周时代称之为内服,分封区域的诸侯以及有臣服或同盟关系的异族“

  • 左奉裕卫率

    官名。即太子左内率府率,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内率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