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西将军

镇西将军

官名。① 东汉末置,献帝初平三年(192),以韩遂任之。三国魏时,与镇东、镇南、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二品。位在征西将军下,一般不与征西将军并置。蜀、吴亦置。晋朝定为三品,如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十六国前秦、后秦、后燕、北凉沿置。南朝宋沿晋制。梁、陈时列为八镇将军之一。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从二品。北周命品不详。麴氏高昌国亦置。②明朝延绥总兵挂印者称镇西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帅兵镇守一方。《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初平三年,(韩)遂、(马)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三国也置,并与镇东、镇南、镇北三将军合称四镇将军。《三国志·魏书·曹真传》:“文帝即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军事。”又《三少帝纪》:“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镇西将军朱琬拒胤。”其后,晋、十六国、南北朝多沿置。

猜你喜欢

  • 八虞

    虞,本是西周始设掌管山泽的官员。八虞指周朝八个掌管山泽的官员。《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注:“八虞,周八士,皆在虞官。”八虞是八个有才干的人,所以后代也作“有才能的人”之代称。

  • 九条巡察诸州,

    九条的内容为: “一曰决狱科罪,皆准律文;二曰母族绝服外者,听婚;三曰以杖决罚,悉令依法;四曰郡县当境贼盗不获者,并仰录奏;五曰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六曰或昔经驱使,名位未

  • 却胡君

    官名。汉朝时西域龟兹国置,员三人。官名,西汉时西域龟兹国等置此官,为低级武官,掌领兵御匈奴等胡人。《汉书·西域传·龟兹国》:“击胡侯、却胡都尉……东西南北部千长各二人,却胡君三人,译长四人。”

  • 同押衙

    官名。唐末、五代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所置属官。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以盐铁转运使额职极多,将其设为尚书省省职,为转迁之序,位正押衙下、衙前都虞候上。

  • 都伯

    ①武官名。《三国志·于禁传》: “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通典·兵二》引曹操《步战令》: “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②行刑小吏名。《资治

  • 督将

    官名,领兵千人,掌征伐。《后汉书·吕布传》:“时太山臧霸等攻破莒城,许布财币以相结,而未及送,布乃自往求之。其督将高顺谏止。”注:“《英雄记》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三国志·魏书·刘晔

  • 副主考

    参见“主考”。

  • 鸟枪前锋

    清朝前锋营中使用鸟枪之兵。清制: 前锋营众以一半人习鸟枪,称为鸟枪前锋。

  • 札兰章京

    即“甲喇章京”。

  • 右大监

    官名。相传黄帝所置,主监察。《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