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八珍

蒙古八珍

蒙古族历史名肴。亦称“北八珍”。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续演雅发挥》所载八珍为“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醍醐为高级奶酥,由牛乳提炼而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由野生动物肉乳等制成;紫玉浆犹今之高级葡萄酒;玄玉浆即黑马湩(高级马奶酒)。是北方农牧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的美味佳酿。古代蒙古高原水草丰美、森林繁茂,野生动物成群出没其间。游牧、狩猎民族以猎取野兽、飞禽充食,以烧烤烹煮等方式创造了多种美味食品,八珍为其上乘佳肴,多为贵族首领享受。元代由宫廷专职厨师※博尔赤制作。蒙古大汗每年六月三日举行“诈马宴”(亦称只孙宴),八月举行马奶子宴时,作为御用膳,并作为赏赐左右大臣、贵族的荣典。清代,蒙古王公用以进献外出围猎、巡视的清朝皇帝,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清朝皇帝也以此款待入觐或在京任职的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大喇嘛等,以示宠幸和笼络。近代,随着野生动物的减少,蒙古八珍已成为历史菜谱。

猜你喜欢

  • 暗普

    元朝大臣。元代河西(西夏)人。释教江南(一作江淮)总摄※杨琏真加子。得宠信,受封为宣政院使,掌管吐蕃地方军政事务。至元二十八年(1291),父坐右丞相桑哥之党获罪。三十年(1293)二月,免宣政院使职

  • 坳瑶

    瑶族一支系。清康熙朝已向官府纳粮,又称“粮瑶”;又因男子发髻在头顶正中,也称“正瑶”。分布于广西大瑶山南部及东南角。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解放前人口不多,占有山地东西约达百里,南北二三十里不等

  • 辉迈拉呼

    即“辉迈喇虎”(2201页)。

  • 移剌捏儿

    ?—1228蒙古国将领。契丹族。霸州(今河北霸县)人。沉毅多谋、臂力过人,幼怀大志。辽亡后,义不仕金。闻蒙古兴兵,欲为国复仇,率众百人入觐成吉思汗,献10策,受赐名“赛因必阇赤”(意“好司书”),号“

  • 后晋神元皇帝

    见“臬捩鸡”(1890页)。

  • 唐公廉

    清初湖广石梁土官。土家族。石梁(在今湖北五峰县西南)安抚使※唐承祖子。初任下洞长官司长官,后袭父职为石梁安抚使。因与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舜年有隙,被杀。石梁安抚使之职被田焜如夺袭。

  • 枋头

    地名。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淇县东南。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于淇水入黄河之口,用大枋木筑堰,遏淇水东北入白沟,以通水运,时人称为枋头,又称枋堰,后成为地名。历东晋、南北朝为军事重地。东晋咸和八年

  • 阔阔真

    见“伯蓝也怯赤”(1093页)。

  • 大宁川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一带,一说为宣化县境内。东晋咸和二年(327),拓跋纥那率军与后赵战于句注陉(今山西代县西北句注山)北,不利,迁居于此。北魏时属于郊甸范围之内。永兴五年(413),奚斤等破越勤倍尼部于

  • 广西昭忠录

    书名。人物传记。8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被广西各民族义军击毙镇压的清朝文武官员及地方豪绅。为研究近代广西及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