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近体诗。自唐以后,诗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诸方面的格律上都形成的一定的规则,且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样式,因称格律诗。因其区别于古体诗,故又称近体诗、今体诗。
朱庆馀撰。全书一卷,收诗160余首,多为赠答应和之作。该书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续编》影宋刻本,附张元济校勘记一卷。另有明、清刻本多种。
【介绍】: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宣宗大中十年(856)进士及第,曾任藩镇从事,兼侍御史。官终越州从事。工于七律七绝,理密辞闲,语自清丽,意多警策。《全唐诗》编为1卷,《全唐诗·补遗》补诗10首
【生卒】:?—855【介绍】:字述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和九年(814)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武宗朝,历官司门郎中、史馆修撰、刑部郎中、礼部侍郎、陕虢观察使等。官终秘书监。《全唐诗补编·续拾》补
【介绍】:见崔护。
【介绍】:天宝十二载(753)进士。为萧颖士门人,曾作诗送萧赴东府。《全唐诗》存诗1首。
穿过缝隙的落日余辉。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之二:“笔架霑窗雨,书签映隙曛。”
云霞缭绕。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六九:“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缨。”
【介绍】:大历初年在湖州与僧皎然等联唱。余不详。《全唐诗》存联句诗2首。
文集。唐崔知悌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崔知悌集》五卷。其后未见著录,当亡佚已久。《全唐文》存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