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谷赘言

东谷赘言

二卷。明敖英(详见《慎言集训》条)撰。敖英在自序中说:“古者士大夫老而明农,日坐里门以训其乡之子弟。予往时奔走名途,窃有此志焉。及得请东归,已成勃窣翁矣。里门之役莫偿初志,乃闭关习静,以送残龄。门生故旧时来相过,情话之余,或相与评论古今天下事。而一得之愚,又不觉吐之。逐日札记,加润色焉。有长者诮予曰:‘子于此时,宜游心忘言之天,顾犹喋喋乃尔,非赘邪。’予曰:‘然哉然哉。夫悬疣者赘也,身有之,心固丑之,而况人乎?然非疾痛害事也,欲决而去之又不忍,言之赘也亦然。自今以后,当奉长者之教而谢笔砚。’其业既札记之者,命儿辈藏之,以俟稗官氏采焉。不然,以俟家人障牖之需可也。”沈淮在刻《东谷赘言序》中说:“赘言二卷,东谷敖公之所著也。……世之言有二:摛藻濡毫,夸奇竞丽,非不烨然美也而道远矣。若夫裨益身心,增广闻见者,非无辞也,而情深矣。考古今之同异,权人物之高下,究心迹之是非,定言行之藏否,详制度之因革,泄前人之所未发,启后人之所未知,初何赘之足云,东谷之意,得非欲相忘于无言与。公以一代巨儒,行成表树,言成模楷,而声实兼懋。余方垂髫,数闻缙绅先生谓其名世豪杰,既而睹所制作,雄邃博朗,意必光明俊伟人也。……盖非长河不足以喻其议论之源流,非峻岳不足以方其制行之复绝,是篇者特一时之绪论,宜其自以为赘言也。然其殊闻独见,可以开广博识,亦可以拨正趋向,欲知公之行不可及者,观其言而已矣。君子之所乐而玩者,其在兹乎,其在兹乎,遂命工刻之。”此书二卷,上卷杂论立身处世之道,多举古事为证。如:“古之奸雄巧于用术,往往神出鬼没于至深至险之际,自以为算无遗策也,殊不知天不容伪,只自毙焉。是故苏秦能报刺客之仇,而不能逃其七首之害;吕不韦能匿祖龙之胎,而不能免其迁蜀之谪。”下卷杂论诗文,所载如“我国初,都督府军数太仆寺马数,有禁不许人知,天下版籍,藏在玄武湖中迴洲之上,有禁不许闲人擅过湖,……”又如“我朝军国之需,有额派、有岁派、有坐派,洪武间,国定制,如夏税、秋粮、盐课、茶课、桑丝、药材之类,皆有定则,此额派也;宣德以后,如宗室繁衍,加添禄米,增设职司,加添俸粮之类,此岁派也;又其后也,如营建宫室,买运大木之类,此坐派也。盖额派无增损也,岁派有增无损也,坐派有事则派,事竣即停也。”以及尚宾馆之聘士等,皆足补史志之所未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有《宝颜堂秘笈》(明万历本、民国石印本)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东谷赘言》一卷本,收入《说郛续》、《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说》、《五朝小说大观·皇明百家小说》之中。另有《东谷赘言》二卷,附校勘记一卷,为民国魏元旷校勘,收入《豫章丛书》之中。

猜你喜欢

  • 经读考异

    八卷,补经读考异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清武亿(1745-1799)撰。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又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今洛阳)人,经学家、经史考据家、金石学家。武亿少喜读书,遇灾屋圮,架席

  • 损斋备忘录

    二卷。明梅纯(生卒年不详)撰。梅纯,字一之,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洪武中驸马都尉梅殷之玄孙。初为定远县知县,因忤上官,弃归。遂袭武阶,为中都副留守。此书分上下二卷,上

  • 玉虹楼法帖

    十六卷。清孔继涑辑刻张得天书十二卷,孔广廉刻孔继涑书四卷。孔继涑曾刻张得天书为《瀛海仙班帖》。孔继涑本为张得天之婿,从受其书法,藏张氏书迹颇多,复又借摹别家所藏。张得天一生俯首董其昌,最重其所刻帖,曾

  • 元羽外编

    四十六卷,明张大龄撰。张大龄,眉州(今四川眉县)人,生平不详。《元羽外编》共有《史论》四卷,《说史俊言》十八卷,《晋十六国指掌》六卷,《唐藩镇指掌》六卷,《随笔》八卷,《支离漫语》四卷。其中《史论》共

  • 嵞山集

    二十一卷。清方文(1612-1669)撰。方文,字尔止,一名一耒,又字尔子,号嵞山,又号明农。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方文入清以明遗民的气节自守,隐居金陵,专心著述,并负诗名。是书《嵞山集》,凡二十一卷,

  • 金粟斋遗集

    八卷。清蒯光典(1857-1910)撰。蒯光典,字理卿,一字季逑,又自号金粟道人,蒯德模之子。安徽合肥人。以进士入翰林,改官道负,督鹾淮南,擢京堂,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光典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博览群

  • 雪舫诗钞

    八卷。清周宣猷(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周宣猷(生平详见《柯椽集》辞目)。此集共八卷。所录皆为其自乾隆十六年(1751)至乾隆二十二年所作之诗。分年编次。前七卷名《菤葹小草》,后一卷为《南巡纪盛》。

  • 四书讲义

    四十三卷。清吕留良(详见《四书朱子语类摘抄》)撰,其门人陈编辑。留良有感于读书士子,溺心科第,时文之外,不知其他,于是寄其意于批选时文与讲解《四书》。是书凡《大学》三卷,《论语》二十卷,《中庸》六卷,

  • 十六国春秋辑补

    一百卷,附纂录十卷。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汤球,字伯玕,安徽黟县人。汤球曾从同县俞正燮、汪文台游,潜心经术,博闻强识。《魏书》记载崔鸿将著作传给儿子元后,元后于永安中才奏报其父之书,于是刊著赵、燕、秦

  •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