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事馆余氏辨林
五卷、附字学辨略一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辑。余懋学字行之,明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隆庆进士,万历初擢给事中,后累迁南户部侍郎,夙以直节著称,十螙一疏。在著书方面好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为当时学者所重视,从而引起争论。著有《说颐》八卷。《丽事馆余氏辨林》是余懋学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考辨事物之书,其内容卷一辑“桑门”一条,辨其义为桑门当作乘门,即“大乘之门”。卷二辑“兰若”一条,辨其义为兰既香草,乃是香洁草庵之意等,多有己见。郭钦明、吴中台、张凤翼分别作序。有明万历间刻本。
五卷、附字学辨略一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辑。余懋学字行之,明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隆庆进士,万历初擢给事中,后累迁南户部侍郎,夙以直节著称,十螙一疏。在著书方面好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为当时学者所重视,从而引起争论。著有《说颐》八卷。《丽事馆余氏辨林》是余懋学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考辨事物之书,其内容卷一辑“桑门”一条,辨其义为桑门当作乘门,即“大乘之门”。卷二辑“兰若”一条,辨其义为兰既香草,乃是香洁草庵之意等,多有己见。郭钦明、吴中台、张凤翼分别作序。有明万历间刻本。
二十一卷。明郭子章撰。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泰和人。详见《粤草》条目(已著录)。是集自为一编,共二十一卷,乃其巡抚贵州时作。总目所题二十一卷,而第八卷分九子卷,第九、第十、第十一、第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十二卷。清倪象占撰。象占初名承天,后以字行,字惕斋,又更字韭山,浙江象山人,贡生,官至嘉善县训导。此书卷首为卦目图、反对图、八卦立体图、八卦运行图、阴阳变化图、卦变象主图、大卦图、十辟图、互卦图。上篇
十二卷。明唐汝楫(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唐汝楫,字思济,浙江兰溪人。史部尚书龙之子,龙号渔石,故汝楫自号小渔。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谕德。事迹复见《明史》龙传。据史称,龙与
五种,五卷。清叶书编。叶书字伯丹,浙江临海人。丛书收临海人著作五种:宋林芳《田间书》一卷、宋潘音《读书录存遗》一卷、清叶舟《梅溪先生劝学质言》一卷、《山窗觉梦节要》一卷、明陈宏《竹窗存稿》一卷。其中前
一卷。后魏刘芳(453-513)撰,清马国翰辑。刘芳生平事迹及著述见前条。是编为马国翰辑《文选注》一条,《太平御览》六条,《颜氏家训》二条,合为一卷,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见《曹月川先生遗书》。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是《礼记》的简编本,为举业而制定。书首有序(曰志远堂主人题)。序云:“《礼记》四十九篇,除《大学》、《中庸》,其四十七篇,统计实九万三千七百五十七字。诸家多有撰本。然或失则太繁,或
一卷。清王世睿撰。王世睿,字道存,山东章邱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泸州知州。雍正十年(1732),奉檄入藏,往返历九个月,因成此书,以记行程。首记自四川打箭炉起行,经襄塘、巴塘、江卡、乍了
三十卷。清柳兴恩(1793-1880)撰。兴恩原名兴宗,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清代经学家。受业于仪征阮元,初治《毛诗》,著《毛诗注疏纠补》三十卷。他认为《穀梁春秋》为千古绝学,唐以后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