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九章算术》是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内容多反映西汉时期事例,一般认为是在较长时期内,经多人之手纂辑修改而成,刘徽在《九章算术注原序》中说:“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说明《九章》是周秦以来数学发展总结性的代表作。《九章算术》共二百四十六道应用问题,并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为一卷。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每一小类都有一般解题步骤,即“术”,相当于公式。卷一方田章三十八问二十一术,专讲各种形状地亩面积的计算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卷二粟米章四十六问三十三术,专论各种谷物之间的换算;卷三衰分章二十问二十二术,论述配分比例算法,问题多与商业、手工业及社会制度有关;卷四少广章二十四问十六术,专讲开平方、开立方问题;卷五商功章二十八问二十四术,论述各种土木工程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卷六均输章二十八问二十八术,主要讲根据均输法纳税和输送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卷七盈不足章二十问十七术,讲盈亏类问题解法和比例问题;卷八方程章十八问十九术,专讲多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问题的解法;卷九勾股章二十四问二十二术,专论勾股定理及其各种应用。总共二百四十六问二百零二术。每道题有问有答有术,或一题一术,或一题多术、多题一术,大部分无计算过程和演草。从学科而论,《九章》涉及算术、代数、几何三方面内容。算术方面有分数概念与计算,主要分布在卷一、二、三各章,包括分数四则运算、约分、通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其步骤与今法相同。其中求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很有创造性,可与西方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媲美。在卷二、三、六、九各节中专讲比率的各种算法,这套理论与方法成为中算理论的主要基础,今有术则是比率算法中最重要的法则,即四项比例算法,与比率有关的其他算法都在今有术基础上演化而来。实际应用中只要“因物成率,审辨名分”,便可据物之比率由今有数据求得未知数据。卷七专讲盈不足术,它在中算中亦占相当重要地位。盈不足术是把假设试验结合于理论推证的数学方法,通过两次假设试算,将一般应用问题化为特定的盈亏类数学模型,从而用固定的演算程序求解,这是中算史上一项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九章》中代数内容有开平方、开立方法,这是中算方程论的基础。开方术既简且明,计算步骤与今术相同,所不同的是古法用筹计算,运演过程繁琐麻烦。为了解方程需要,在方程章中出现了正负数概念与运算法则:“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是正负数加减法则,但没有出现乘除法则。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中算发展一大里程碑,且具有世界意义。《九章》中的方程即联立一次方程组,其各项未知量的系数用算筹表示有如方阵,故曰“方程”。包含不止一个未知量算式及联立方程组概念的提出,全世界当推《九章》最早。其解法相当于现在加减消元法,但繁于今法:先遍乘,再累减,称为“直除”法。方程章的“五家共井”问题,当为世界上最早的不定方程组。勾股章第二十题求邑方大小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求解答吻合于求根公式,为我国解一元二次方程起源。几何方面的内容分布在卷一、五、九各章。在方田章中讲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弓形、圆环等面积的计算公式,除弓形稍有出入外,其他面积公式都是正确的。体积计算见商功章,其论述了城积(底为等腰梯形的直棱柱)、方堢(正四棱柱)、圆堢(正圆柱)、方亭(正四棱台)、圆亭(正圆台)、方锥、圆锥、堑堵、阳马、鳖朒、羡除、刍甍、刍童、盘池、冥谷、曲池等体积公式,其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在少广章有一“开立圆”题,相当于给出了球积公式,误差较大。在勾股章中先讲勾股定理及其变形,然后讲应用,其内容有勾股互求、勾股整数、勾股两容、相似勾股性质等四类。通过相似勾股形的性质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并与体积或面积联系在一起,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几何学。《九章算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1)在数学教育方面,长期成为传播数学知识的教科书,由汉至元,学中算者无不先习《九章》,隋唐时成为立于学官的十书之一;(2)中国数学名家均自《九章》而出,或研读,或注释之,成为中算家摇篮;(3)形成“九章”体例,后世中算家著书立说,或按其格式编写,或冠以“九章”之名;(4)流传至国外,对日本、朝鲜等国数学发展颇具影响。《九章》成书后,为之作注者有:三国魏人刘徽(263),唐李淳风校注,北宋贾宪《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约1050),南宋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清李潢(?一1811)《九章算术细草图说》九卷等。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1892-1974)于1963年校点《九章》,1980年白尚恕著《〈九章算术〉注释》。1990年李继闵著《东方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吴文俊主编《〈九章算术〉与刘徽》,两书标志《九章》研究进入新阶段。《九章》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四库》本,《丛书集成》本,孔氏微波榭本,《四部丛刊》本,《万有文库》本,1963年钱宝琮校点本。

猜你喜欢

  • 金文续编

    十四卷。容庚撰。参见《金文编》。此编专收秦汉金文,体例与《金文编》大体相同。1924年,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重一千一百余字,采摭未富,故未印行,便将殷周金

  • 楼山诗集

    六卷。清王恕撰,王恕字中安,四川安居(今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人评其诗蕴之醇、扬之清,此书前有黄之隽,沈大成序,共收诗三百四十首,是书有光绪二十年京师刻

  • 梅边吹笛谱

    二卷。清凌廷堪(1755-1809)撰。凌廷堪字次仲,一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铨授宁国府学教授。廷堪少时孤寒,追慕江永、戴震之学,博通经史,长于考辨。对中国古代礼制和乐律有

  • 长泰县志

    十卷,清王珏修,叶先登等纂。王珏,辽东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长泰县知县。叶先登,邑人。其有志始于明嘉靖间,南海张杰夫创之,而终由萧廷宣续成。万历三十三年,邑令瑞安方应时等复取嘉靖志增益之。王珏

  • 宜昌府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聂光銮、桂茂修,王柏心、雷春沼纂。聂光銮字陶斋,四川屏山人,进士,官宜昌知府。桂茂,字香圃,满洲正蓝旗人,监生,继任知府。王柏心,字子寿,湖北监利人,进士。雷春沼,字少泉,湖北黄冈人

  • 仪礼集解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李如圭生卒年不详,字宝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熙进士,官至福建路抚干。对《仪礼》颇有研究,曾与朱熹一起校定《礼书》。除著有《仪礼集释》外,还著《仪礼释宫》、《仪礼纲目》等书。自

  • 垛积比类

    四卷。清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撰。这是自朱世杰《四元玉鉴》之后讨论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最优秀的著作,也是李善兰的代表作。自序中不详撰著年月,当代中算史家李俨、钱宝琮认定其时当在1859年之后,而李迪则

  • 金华经籍志

    二十七卷。胡宗懋撰。胡宗懋,生卒不详。此目为收集金华郡所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等八县所著书籍,依四部编排。首列书名、卷数,次著录撰者时代、姓名、籍贯,再为引据史志中各种书目的

  • 松峰说疫 温疫论类编

    《松峰说疫》六卷,《温疫论类编》五卷。清刘奎(生卒年不详)撰。刘奎字文甫,号松峰。诸城(今属山东)人。刘氏家门鼎盛,然刘奎淡于功名,家居不出,以医术济人,颇有医名。其父字引风,素精医。刘奎承家学,潜心

  • 诸城县续志

    二十三卷。清刘光斗修,朱学海纂。刘光斗字错山,海城人,进士出身,道光八年(1828)任诸城县知县。朱学海,举人出身,富平人,候选知县,刘光斗掌诸城后,见邑志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宫懋让重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