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冲虚至德真经解

冲虚至德真经解

八卷。宋江遹撰。江遹,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辛亥十月,立太学生三舍法,分外、内、上三舍。江遹自称杭州州学内舍生,著有《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列子》为《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四库》本。前人研究《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列子》一书的旨意是“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道藏》本(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中说

    三卷。元敖(生卒年不详)撰。敖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杂以佛教、道教学说撰成。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文图并茂,颇有特色。

  • 易守

    三十二卷。清叶佩荪撰。佩荪字丹颖,号辛麓,归安(浙江吴兴)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南布政使。此书卷首为易卦总论,撮举二十四卦,论述阴阳消长之理,顺逆往来之数,发挥详尽。自卷一以下诠释经文,但不及系辞传、文

  • 公羊墨史

    二卷。明周拱辰撰。拱辰字孟侯,桐乡(今浙江桐乡)人,明于经字。明亡隐居,屡征不起。著有《公羊墨史》二卷、《南华真经隐史》九卷、《离骚草木史》十卷、《离骚拾细》一卷、《圣雨斋诗文集》十卷、《问鱼篇》一卷

  • 释服

    三卷。清宋绵初撰。绵初字守端,号瓞园,江苏高邮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贡生,历官五河、清河训导。深于经术,长于《诗》说。尚著《韩诗内传征》、《形声指误一隅编》。是编释服冠及其制度之古称殊详,宋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笥河文集

    十六卷。卷首一卷。清朱筠(生平籍里见《笥河诗集》条。)撰。此书内容,卷一辑《清正经文勒石大学以同文治折子》等九篇;卷二辑《圣谟广运平定准葛尔恭纪四言诗百韵谨序》等五篇;卷三辑《哨鹿赋》等七篇;卷四辑《

  • 尔雅注

    三卷。宋郑樵撰。郑樵(1104-1162)字渔仲;居夹漈山中,因号夹漈山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又号西溪逸民。新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南宋史学家、训诂学家。初隐居力学,凡三十余年。绍兴间以荐召对,授

  • 礼记正义

    六十三卷。汉郑玄(127-200)注,唐孔颖达(574-648)疏。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汉代经学大师,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曾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又从张恭

  • 四书或问

    三十九卷。宋朱熹撰。朱熹事见《四书章句集注》条。朱熹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纭,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书。此书有《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非成

  • 广仓

    一卷。梁樊恭(其生平未详)撰。是书阮孝绪所撰《七录》有著录,《隋书·经籍志》曰:“梁有《广仓》一卷,樊恭撰。亡。”北魏江式《论书表》云:“所谓《埤》、《广》,缀拾遗漏,增长字类。”唐封演《闻见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