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存审轩词

存审轩词

二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少能属文,常与包世臣议论经世之学。曾研习兵书,兼习击刺骑射。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官淮安府学教授。因与知府不合,称疾归,客居宝山、京口、扬州等地,后隐居金陵春水园,潜心著述,晚年复任淮安府学教授。周济为常州词派理论家和代表作家。其论词对后世词学影响颇大。其词作多以写景咏物,寄托幽怨深挚的情思,但词意隐晦,难解其旨,有的甚至近于词谜。其中也有一些意境浑融的作品,境界开阔,笔力峭拔,别有一种魅力。他也能诗,但成就不及词。他亦能文,其一些史论文章,颇多有识之言;而政论文章则多“书生之见,迂阔难行。”(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十三)著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晋略》等,并选有《宋四家词选》。此书为其手订之词集。每卷各五十八阕,共一百十六阕。谭献论《常州派词》曰:“茗柯词选出,倚声之学,日趋正鹄。张氏甥董晋卿,造微踵美,止庵切磋于晋卿,而持论益精。其言曰:慎重而后出之,驰骋而变化之,胸襟酝酿,乃有所寄。又曰:词非寄托不久,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伸触类,意感偶生,假类必达,斯入矣。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赤子随母笑啼,野人缘剧喜怒,能出矣。以予所见,周氏撰定《词辨》、《宋四家词笺》,推明张氏之旨,而广大之。此道遂与作者之林,与诗赋文笔同其正变。”今观其词,如〔虞美人〕影云:“一镫秋夜疏星共,照破银屏幽梦。又是隙风微动,帘押又犀重。红荐小谱琵琶弄,碎玉丁当遥送。颤落钿钗金凤,酒醒脂痕冻。”幽艳深纯,别有怀抱。他若〔词仙歌〕之落梅、〔疏影〕之风竹、〔高阳台〕之雨竹、〔六丑〕之杨花、〔祝英台近〕之瓶中蜡梅、〔风流子〕之金凤、〔霓棠中序〕之第一芙蓉,亦皆引伸触类,各有意旨,然时有专寄托不出之病。其清显之作,又往往近于肤浅。盖论词甚精,缘于见识之高。若心手相应,则关于才学,非可强之。有《求志堂存稿汇编》本。

猜你喜欢

  • 香研居词麈

    五卷。清方成培(约公元1808年前后在世)撰。方成培字仰松,号岫云词逸,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约生于雍正年间,卒年不详。因幼年多病,未能应科举考试,布衣终生。著作有《听奕轩小稿》、《方仰松词榘存》、《

  • 圣门事业图

    一卷。宋李元纲(生卒年不详)撰。元纲字国纪,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孝宗时上庠生。著有《厚德录》。是书分若干图,曰:传道正统、大本达道、进修伦类、为学之序、存心要法、求仁捷径、聚散常理、传心密旨、一

  • 岭南名胜记

    十三卷。清陈兰芝撰。陈兰芝,字拂霞。广东香山人。《岭南名胜记》清刻本。共十三卷。首白云山记,次海珠记,次灵洲山记,次崖山记,次南海庙志,次浮邱山记,次西樵山记,次海幢志,次澳门记,次石门记,次飞来寺记

  • 芝坛史案

    五卷,清张鹏翼撰。张鹏翼,字蜚子,晚号警庵,连城(今福建连城县)人,贡生。出生于明末,在社会动荡不安中,他仍不废学业,锐志问学,自治严整,读《四书五经》,多有所获;其著作有《说略》、《理学入门》、《后

  • 亚圣年谱

    一卷。清式楹日撰。此谱前有作者自叙,书中大抵遵任钓台的《孟子考略》,但嫌任氏《考略》叙次欠详审,于是遍采《史记》、《资治通鉴》、《竹书纪年》以及顾炎武、阎若璩等诸家之说,参究辨订,以成此书。此书所考,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

  • 四书湖南讲

    九卷。明葛寅亮撰。寅亮字屺瞻,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该书分测、演、商三例,凡剖析本章大义曰测,就经文语气顺演曰演,与门人问答辨难曰商。浙江馆藏明崇祯刻本九卷,包括

  • 三国纪年

    一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字同甫,南宋思想家,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学者称龙川先生。自幼超颖,才气纵横,喜谈兵事。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第一,官至建康军节度判官,未赴即卒。隆兴初

  • 正韵笺

    四卷。明杨时伟撰。时伟有《春秋编年举要》,《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正韵笺》,《四库全书提要·小学类存目》著录,谓是书有崇祯四年(1631年)自序,大旨以《正韵》不行于当代,故因其原本,增注于下,谓之“

  • 秀山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寿松纂修。王寿松,曾任秀山县知县。秀山县有志始于兹篇。《秀山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志第一(表一、图四)。卷二,地志第一之二。卷三,官师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