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金张行简(生卒年不详)撰,元薛延年(生卒年不详)注。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今属山东省)人。大定十九年(1179)进士,累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太子太博等职,谥号文正。通天文,精术数。史载其文
三十卷,即《台湾外纪》三十卷。
一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嘉庆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韵原》、《说文字系》、《
晚清李宝嘉(1867-1906)撰。李宝嘉字伯元,又名宝凯,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人。他年轻时擅长八股诗赋、工书画篆刻,曾学过英文,并考中秀才。早年在上海
一卷。清王士禧(生卒年不详)撰。王士禧字礼吉,新城(山东桓台)人。自幼与其兄王士禄、弟王士祯、王士祐以诗相互唱和。兄弟之中其他三人都是进士,独士禧以岁贡终生。著有《抡山集选》。是集乃士禧死后四年,由王
八卷。附《函楼因遇诗》一卷。清易佩绅(1826-1906)撰。易佩绅,字笏山,又字子笏,湖南龙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从军川陕间,积功授知府,官至江宁藩司,尝从郭嵩寿、王闿运游诗学随园,著有《
二卷。清马家鼎纂修。马家鼎字梅卿,浙江绍兴县人,光绪七年(1881)任稷山知县。马家鼎掌稷山县后,设局修志。其在书前序中云:“自明季创志以来,至我朝康熙、乾隆、嘉庆,屡加修辑,同治间,复广续之。其间山
十二卷。清张经赞(约1852前后在世)撰。张经赞字南皆。湖南武冈人,生卒年未详。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署广东龙门、新兴等县知县。宦粤省三十余年。本编共诗十二卷。原名《守舟山房诗钞》。卷二有《从军
一卷。近代陈启彤(其生平不详)撰。陈氏在是编中专就《说文》之疑案阐述己见,有些见解颇为新颖,可以补段玉裁、朱骏声等诸家所未备。如:段玉裁“哭”字注:“许书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取一偏旁不载全字指为某字之省
六卷。明蒋悌生(生卒年月不详)撰。悌生字仁叔,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洪武初举明经,任本州训导。此书乃作者为避元末战乱,潜遁蓝田深谷中修研经籍,时有所得,辄笔录而成。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