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扶风班氏遗书

扶风班氏遗书

三种,三卷。民国张鹏一(详见《关陇丛书》)辑。张鹏一认为三辅人材,东汉最盛,而武达文通,萃于一门,父作子述,秀钟女师者,尤以扶风班氏为最,于是辑班氏遗书。三种为后汉班彪《叔皮集》一卷、后汉班固《兰台集》一卷、后汉班昭《曹大家集》一卷。班彪(3-54)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本有集五卷,是书辑其文十三篇为一卷,又附以其子班超、其孙班勇三篇。班固文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七卷,至宋已佚,明张溥辑得佚文二十八篇为《兰台集》,张鹏一参校异同,略作增删,得三十一篇为一卷。班昭文集未见著录,张鹏一从《汉书》、《文选》、《古文苑》及《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十六篇,并附其所撰《列女传注》、《幽通赋注》数条及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赋二篇诗一首。全书虽仅三卷,而自班彪以及其子班固、班超、其女班昭、其孙班勇(班超之子)之遗文,略备于此。有民国十二年(1923)陕西文献征辑处铅印本。该书也收在张鹏一编《关陇丛书》中。

猜你喜欢

  • 读周子札记

    无卷数。清代崔纪撰。崔纪见《成均课讲周易》条。全书试图用儒家“中庸之道”来阐发论述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中的内涵。主要观点为:太极就是中庸上天的载体,“中”即中庸所谓的“人心未发之中”,“和”

  • 小丁卯集

    二卷,附《梅花百咏》《茹荼百咏》。清许在璞撰。许在璞,生卒年不详,字玉仙,号冰壶老人,江苏常熟人,陆叙臣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许氏家刊本。书前有沈德潜所作序言及作者自序,还有顾

  • 残本盛世新声

    五卷。不著撰人。本书前载一《序》说:“予尝留意词曲,间有文鄙句俗,甚伤风雅,使人厌观而恶听,暇日逐一检阅,删繁去冗,存其脍炙人口者四百余章,小令五百余阕,题曰《盛世新声》。”为编者自序。序后题正德十二

  • 春秋名字解诂

    二卷。清王引之(详见《经义述闻》)撰。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经学家,精通小学。他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因声音以审文字,因文字以察训诂,往往见解独到。他认为训诂的关键在于声音而不在于文字,声音相近往往文义相

  • 容春堂前集

    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十八卷。《别集》九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弘治七年(1494)为户部员外郎,官至户

  • 求实斋丛书

    十五种,二十九卷。清蒋德钧编。蒋德钧,湖南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原书未题编者名氏,总目后题“湖南经世堂印行”。曾国藩《杂著钞》题曰“湘乡蒋德钧节编”,始知编者。丛书收清人撰著辑钞十五种:曾国藩辑《经史

  • 存悔斋集

    三十六卷。清刘凤诰(?-1830)撰。刘凤诰,江西萍乡人,字丞牧,号金门,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编修,后特擢侍读学士。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因罪戍伊犁,获释后授编修。以病回籍,卒于家中。刘凤诰科

  • 华山志

    一卷。金王处一(生卒年不详)撰。王处一,字子渊,号莲峰逸士。撰有《华山志》一卷。《华山志》,全称《西岳华山志》。此书前有金世宗大定癸卯年(1183)刘大用序。据其序所述,王子渊早有修道之志,儿女婚娶之

  • 秀岩集

    三十一卷。清胡世安(?-1663)撰。胡世安生平详见《大易则通》(辞目)。是集为胡世安诗文集。凡三十一卷,诗二十二卷、文九卷。据集前作者顺治三年(1646)自序称:“己卯(1639)秋以前稿,因罗兵燹

  • 泽存堂五种

    五十卷。清张士俊编。张士俊,生卒年不详,号半桥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生性喜好收藏典籍,并造泽存堂专供藏书之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教于清代文学家,浙西派的创始人朱彝尊之门。朱彝尊志欲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