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吟
不分卷。明高名衡(?-1642)撰。高名衡,字平仲,号鹭矶,山东沂州(今临沂)人。生年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城守功,晋兵部左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沂州被破,名衡死亡。事迹具《明史》本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节。是编为名衡巡按河南时,值李自成攻开封,在围城中所作。李自成三攻开封,此集作于初攻解围之时。前有自序。末有其元孙淑曾跋。《跋》称,其生平著述甚多,屡经兵燹,拾之灰烬之余者,类多残阙,惟此诗粗备首尾,因钞藏之。四库已存目。
不分卷。明高名衡(?-1642)撰。高名衡,字平仲,号鹭矶,山东沂州(今临沂)人。生年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城守功,晋兵部左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沂州被破,名衡死亡。事迹具《明史》本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节。是编为名衡巡按河南时,值李自成攻开封,在围城中所作。李自成三攻开封,此集作于初攻解围之时。前有自序。末有其元孙淑曾跋。《跋》称,其生平著述甚多,屡经兵燹,拾之灰烬之余者,类多残阙,惟此诗粗备首尾,因钞藏之。四库已存目。
一卷。明方良永著,良永,字寿卿,号松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县东)。弘治三年进士,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正德初太监刘瑾窃国柄,良永刚直,不为屈膝。官渐江左布政使时,内臣钱宁勒索三万
二卷。别录一卷。唐郑处诲撰。生卒年不详。郑处诲字廷美,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该书成于大中九年,有处诲自序。《
五卷。明张练(约1556前后在世)撰。张练,字伯纯,武功(今陕西咸阳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湖南按察司佥事。著有《太乙诗集》。其集刊刻于万历年间,共五卷,另有《诗余》一卷
四十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时,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不久,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请祠。进
十三卷。清法伟堂撰。法伟堂,字容叔,号小山,山东胶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青州府学教授。陈介祺、王懿荣等人以收藏鉴赏相尚,而法伟堂却潜心于考据。光绪末,山东议修通志,延聘法伟堂主编金石部分
八卷。续录 三卷。清端方编撰。端方(1861-1911),字午桥,满洲镶白旗人。光绪八年举人,官至直隶、两江总督。笃嗜金石书画,海内孤本精拓,宋元明以来的名迹,广为收藏。“丰碑断碣,辇至京邸,庋廊庑几
一卷。清张耕撰。耕字芸心,山东滕阳人。尚撰《切韵肆考》等。是书分古韵为二十五部:①阿、②乌、③垩、④膺、⑤噫、⑥亿、⑦翁、⑧讴、⑨屋、⑩央、⑾天、⑿约、⒀婴、⒁娃、⒂戹、⒃殷、⒄衣、⒅乙、⒆安、⒇霭、
① 无卷数。明章陬撰。其生卒年不详。陬字仲寅。黄岩(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正统元年(1436)举进士,官应部主事,累典乡会试。景泰间参与修撰宋元史。除《书经提要》外,尚著有诗文集。章陬认为,天文、
二卷。美国赫士口译,清周文源笔述。赫士生平籍里见《光学揭要》条。是编分上、下两卷十八章。按其纲领旨趣,可以类分为三:或假诸器以步诸曜之经纬,或证诸曜之吸力与行向,或论诸曜之形势体质。末列杂问图表。其取
见《皇朝藩属舆地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