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世大典

经世大典

八八〇卷。元代官修政书,又名《皇朝经世大典》,赵世延(1260-1336)任总裁,虞集(1272-1348)任副主裁。世延字子敬,其先雍古族人。世祖时任监察御史,后累迁至中书右丞,平章政事。集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今属江西)人。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是书参照《唐大典》、《宋会要》的体例,汇编元代典故,成书于文宗至顺二年(1331)。全书分为十篇:启事四篇,包括帝号、帝训、帝制、帝系;臣事六篇,包括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各典又分若干子目。涉及元代职官、赋役、礼仪、宗教、军事、刑法、造作等各方面制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明初修《元史》,老的部分主要取材于《经世大典》。明中叶以后,此书散佚。我们今天尚能见到的残卷来自三处:一是《国朝文类》卷四十至四十二的《经世大典,序录》,即由原书各类子目的序录汇集而成。对了解元代各项典章制度颇有帮助。二是现存《永乐大典》卷一一五九八的《经世大典·市籴粮草》,卷一九四一六至一九四二三的《经世大典、站赤》和卷一五九四九至一五九五〇的《经世大典·海运》。三是《广仓学宭丛书》中的《大元马政记》、《大元仓库记》、《大元毡罽工物记》、《元代画塑记》、《元高丽纪事》、《大元官制杂记》等。1984年台湾出版了苏振申的《元政书经世大典研究》,叙述了此书的修纂过程,内容与价值,可参考。

猜你喜欢

  • 残本湖陵江氏集

    五卷。清江八斗(生卒年不详)编。江八斗,字四达,号纯夫,江西贵溪县人。其始祖公荣,宋建炎间官弋阳,迁居於贵溪湖陵,故世称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辑,以成此集。八斗之作亦载入其

  • 绥寇纪略

    十二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号鹿樵生,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授编修,明末复社重要成员。清顺治时,充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后任国子监祭酒。本书约成于顺治九年(1

  • 诗观

    四十卷。清邓汉仪(约1685前后在世)撰。邓汉仪,字孝威,泰州(江苏扬州)人。少颖悟,日读数千言。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因年老授内阁中书舍人。试归后,日以吟觞自适、或扁舟至郡,坐卧

  • 春秋世论

    五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该书对春秋时期合离之势、盛衰之迹进行评论,总结历史经验,往往有感而发。作者自序称该书“本王道之通塞,堙邪说之利害,旁引兵略,画地形,订国是”,实际上是借春秋史事,

  • 钦定平苗纪略

    五十四卷。清鄂辉等奉敕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爆发了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历时一年许,后被官府镇压。此书详述了这次苗民起义发生、发展的经过及清政府善后措施。有武英殿聚珍版行世。

  • 平远州续志

    八卷,首一卷,清黄绍先修,申云根等纂。黄绍先,曾任平远州知州。申云根,邑绅。州志创修于邱公叶。后有鹿、俞、王、李诸家,先后修辑。道光二十七年(1847)徐丰玉、谌厚光等又修成志乘二十卷。又四十年,州牧

  • 尊古斋所见吉图初集

    四卷。黄浚辑。黄浚,字百川,北京人。此书收录商周至清古器一百九十器。因我簋器和盖是分列的,故于省吾在序言中说是一百九十一器。其中商周彝器约占百分之六十。所录各器均不记大小尺寸,也无考释。有1936年影

  • 小檀栾室镜影

    六卷。清徐乃昌撰。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南陵(今属安徽)人。清人以镜录著称者,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所录不过二十五件,瞿中溶、梁廷楠,所录亦不过一百四十余件,即使清代内府所藏见于

  • 宸垣识略

    十六卷。清吴长元撰。吴长元,字太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为布衣食客,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就其所见,撷具精华,著《天厨杂嚼》,未授梓,改名为《名胜观光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学士英

  • 古文四声韵

    五卷。宋夏竦(985-1051)撰。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累迁枢密使,封英国公,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谥文庄。善属文,多识古文奇字,著有《文庄集》、《古文四声韵》、《声韵图》等。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