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
读音:Wèi chí
尉迟姓为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以部落名命姓。
尉迟姓发源于北方,望族居于山西太原。
尉迟姓历史人物有尉迟迥,北周大臣。北周孝闵帝时,因平蜀有功,封蜀公,驻益州。他素有大志,乐善好施爱士,政绩卓著,当时百姓作铭碑以称颂。
尉迟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九位。
尉迟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孝文改为尉迟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后魏>尉迟俟兜。<唐>尉迟敬德,善阳人,名将。
尉迟姓为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以部落名命姓。
尉迟姓发源于北方,望族居于山西太原。
尉迟姓历史人物有尉迟迥,北周大臣。北周孝闵帝时,因平蜀有功,封蜀公,驻益州。他素有大志,乐善好施爱士,政绩卓著,当时百姓作铭碑以称颂。
尉迟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九位。
尉迟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孝文改为尉迟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后魏>尉迟俟兜。<唐>尉迟敬德,善阳人,名将。
读音:Gōngxiàn【源】 见《姓苑》(7,9,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Xuā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北京、四川成都(91)、安徽淮南(362)、辽宁沈阳(62)、台湾基隆(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四
读音:Qiě【综】 源出不详。或为笪姓之讹,待考(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音qiè,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Fùliǔ《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据新加坡 《联合晚报》称: “当代璧联姓。”
读音:Pòliùluó《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ǎ【源】 ①瓦系春秋时楚大夫采邑(故城或在今江苏六合西),后以邑为氏(17,60)。 ②明时广西土司有瓦氏(21,24)。 ③清时高丽人姓,世居易州(260)。 ④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瓦氏(
读音:Mòjiā【综】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富伦之妻为莫佳氏(260)。
读音:Qūlì《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屈利失”。未详其源。(按: 疑“屈利失”为人名,并非复姓“屈利”而单名 “失”。姑收录以备考。)
读音:tài shī商有太师挚,周有太师疵。(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
读音:Yì/Yih【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