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ǎo

【源】 ①小氏宜出于小颢,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楚亦有小氏,小惟子是也,见《左传》(60,62)。③亦见《姓苑》(15,21)。【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湖南湘潭(373)、云南东川(380)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昌乐、山西之长治、阳泉、临汾,江西之奉新,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傈僳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亦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①其注引《路史》云:“小氏宜出于小颢,”未道其详。②其据《左传》注云:“楚有小氏,小惟子是也。”(按:《中国姓氏大全》称:“传说为春秋时楚国小惟子之后。”当本此。)

唐代有小梅录。

猜你喜欢

  • 读音:Hēi【源】 帝尧之后,见《潜夫论》(5,60,62)。《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 《潜夫论》云: “㩏氏, 帝尧后。”中华书局本版《诸子集成》之《

  • 奇車拉

    读音:Qíchēlā【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什泰之妻为奇车拉氏(260)。

  • 读音:Yuán【源】 ①见《姓苑》(15,21,24)。②或系圈氏所改(60,62)。【布】 明时河南南阳府有圆氏(15,21,24)。清时山东有圆氏,见《池北偶谈》(60,63)。今山西汾阳(278

  • 萬琉哈

    读音:Wànliúh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清河(23,63,180,260)。【变】 一作〔万旒哈〕(180,260)。【人】 清圣祖定妃为万琉哈氏(72)。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清河地方,乃满

  • 季魯克

    读音:Jìlǔkè【综】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巴拜之妻为季鲁克氏(260)。

  • 读音:ní【音】 儿氏有而、尼二音,而分两姓,见《续文献通考》(63)。参见儿(Ní)姓。【源】 北魏时贺儿氏后改为儿氏,见《魏书·官氏志》(17,60,70,242)。【望】 河南(17,60,41

  • 伯岳吾

    读音:Bóyuè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即为巴约特之异译(397)。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蒙古族中有巴牙兀惕氏(384),〔巴牙兀惕〕似即伯岳吾之异译。【人】 卜鲁罕,伯岳吾氏,元成宗后,武宗立,出居

  • 药勿葛

    读音:yào wù gě回纥八姓,八曰药勿葛。(见《唐书》)

  • 读音:Chóu【源】 为雠子氏所改(60,62)。【望】 大梁(17,418)。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为雠子氏所改。”参见 “雠子”条。汉代有雠迁。

  • 读音:Lí【源】见《姓苑》(21,62)。或为黎姓所改(91)。【布】清时淮南有此姓(15,21)。今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转引 《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