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利
【源】 党项部有把利氏族,见《唐书》(11,60,62)。【变】 后改为把氏(62)。
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云: “党项部庆州有把利族一。”又,“巴利氏后改为单姓 (把)。”庆州,即今甘肃庆阳。(按: 把,或音bǎ。)
【源】 党项部有把利氏族,见《唐书》(11,60,62)。【变】 后改为把氏(62)。
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云: “党项部庆州有把利族一。”又,“巴利氏后改为单姓 (把)。”庆州,即今甘肃庆阳。(按: 把,或音bǎ。)
读音:Lóu【源】 见《玉篇》(62,63,80)。《中国姓氏大全》 据 《中国姓氏集》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读音:Niǎ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灵石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 碾,我国石制米粮加工器具,或以此为姓。)
读音:Xījítèlè《姓氏词典》引《新元史》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Dùbá【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读音:Sānqiū【综】 蜀有三丘务,见《三国志》(12,17,21)。亦见《姓苑》(7)。但据张澍考证:《蜀录》无此氏。郑氏误引《梁书》。丘昂,吴兴人,家贫好学,与弟给事中夷、太守矩,并以孝行闻,当
读音:Jíl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及吉林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作“吉鲁”。
读音:Āyántǎtǎěr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满八旗之镶白旗人喜佛,即姓此氏。
读音:Tánggǔèmók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元史·列传》注云: “察罕,唐古鄂摩克氏; 又,布迪特穆尔,唐古鄂摩克氏。”察罕,元宪宗时都元帅,本姓唐古鄂摩克氏,后
读音:Wá【音】 亦音Wá(75,91)。【源】 见《姓苑》(15,21)及《龙龛手鉴》(86)。或取美好之义为氏(62)。【布】 大陆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
读音:Jǐng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井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有取之不尽的意思,取吉利之意而为姓氏。二是以封邑为姓氏。春秋时,虞国大夫被封于井邑,人称井伯,后世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