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
【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读音:Bǎitái【源】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Móu【源】 系自姬姓。周公之裔祭公谋父之后,以字为氏,见《风俗通》(1,6,11,15,17)。【望】管城(17,418)。【布】湖北武汉、四川成都(91)、邻水(390)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
读音:dì【源】 即䠠氏,字因转写而讹(60,62)。【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蒂恽,汉王莽时中常侍(7,12,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qīng【源】 ①战国时赵相虞卿之后,见《风俗通》(1,7,17,60)。②周宣王时仲山甫食采于樊,封爵为侯,为周卿士,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17,62)。③项羽之将卿子将军宋义之后(7,1
读音:Lèjiū【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金平城关镇,属红头瑶,汉姓为赵,又分大赵(布车勒鸠)、中赵和小赵(117)。
读音:zǐ shí【源】 春秋时陈桓公之子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4,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世本》注云: “陈桓公生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
读音:pú rú【源】①蒲,侯国(春秋时卫地,战国时属魏,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其后有蒲如氏(60,62)。②齐地有蒲如氏(60,62)。商时侯国蒲姑(故城在今山东博兴东北),其后分派有蒲如氏(17
读音:Gǎonǎ【综】 苗族姓。世居贵州凯里(旧称炉山),汉姓为杨(116)。
读音:Yìxī【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读音:Gēkǎ【综】 湘西苗族姓,汉姓为石(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