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uán

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河北栾城一带),世称栾宾。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姜姓。春秋时,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后代子孙有人用他名字的“”作为姓氏,遂成为栾氏的一支。望族出于西河、魏郡。三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栾书(即栾武子)的后代。

栾氏是因晋靖侯的孙子宾食采于栾邑而得姓,望族居于西河郡,即现在的山西离石。又有说晋靖侯孙宾的食邑是赵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他的子孙以邑为姓氏,始有栾氏。栾氏后人尊栾宾为栾姓的得姓始祖。另春秋时期栾书的后代为晋国的公卿。

栾姓历史人物有栾布,西汉梁人。少时受雇于酒家,曾被卖为奴隶,居燕地为主报仇,被举为燕将。高祖攻破燕地,栾布被俘,因栾布与彭越相知,彭越推荐他为大夫。后汉高祖杀彭越,曾下令不许旁人收尸,栾布冒死哭葬彭越。汉高祖欣赏他的勇气与义气,免去其罪责并封为都尉。文帝时,栾布出任燕相,他死后,燕、齐为其立社,号栾公社。栾巴,东汉人,性格直爽,学问精深。为官明察秋毫,重视教育。后因上书为陈蕃和窦武鸣冤,下狱后自杀。

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三位。


唐叔虞之后,晋靖侯孙宾食采栾邑因氏焉。望出西河。(见《元和姓纂》)

春秋栾书之后代为晋卿。(见《万姓统谱》)

晋靖侯孙栾宾食邑赵州,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是其地,以邑为氏。又齐有栾氏,姜姓,齐惠公之后。惠公子坚,字于栾,是以字为氏者,望出西河魏郡。(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春秋齐>栾施,大夫。<晋>栾

肇,尚书郎。<明>栾恽,齐河人,通政使。

猜你喜欢

  • 诸将

    读音:zhū jiàng楚有诸将氏。(见《路史》)

  • 读音:máo【源】 ①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见《路史》(60,62)。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见《姓源》(17)。一说,即茅氏(60,62)。【望】汝宁(17,418)。【布】分布

  • 读音:zhū【源】 见《万姓统谱》(15,21)。【望】 东鲁(17,418)。【布】 北京有此姓。【人】 洙顽,宋时人,曾中举登科(12,15,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

  • 读音:Wěi【源】 ①见《姓苑》(15,21)。②清满洲人姓(260)。③彝族姓(130)。【望】 河南(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伟璋,汉时光禄勋(7,15,60)

  • 读音:juàn【源】 ①系自姬姓。周武王弟卫康叔之后有眷氏(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茂眷(一作茙眷)氏为眷氏(7,60,62)。亦见《姓苑》(15,21)。【望】 代郡(17,418)。罕见

  • 耶律

    读音:yē lǜ【源】 ①出自契丹,自北魏以来,以名见中国,与库莫奚同类而异种,其居曰枭罗个没里,没里意为河。处于黄水之南,黄龙之北,得鲜卑之故地,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其后分为八部大人,至阿保机,用其

  • 愛新覺羅

    读音:Àixīnjuéluó【源】 清时皇室姓,发祥于东北长白山之东鄂多理城,族名满洲(23)。【变】 ①清末以后,居于北京等地改姓金、罗等;居于辽宁新宾等地改姓肇、罗、依等;居于辽宁辽阳等

  • 丘陵

    读音:Qiūlíng【源】 源出不详,或系丘目陵氏之省字。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 《中华大字典》 收载,未详其源。

  • 西裕哩

    读音:Xīyùli【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西裕哩氏(256)。

  • 召烈台

    读音:Zhàoliètái【源】 召烈台又作〔照烈〕,蒙古部名,成吉思汗远祖孛端察儿之妾所生之子沼兀列歹之后,依附于泰赤乌部(397)。【人】 抄兀儿,召烈台氏(亦称蒙古照烈氏),事元太祖有功,受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