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ú

【源】 驩兜(帝尧之臣,一说,黄帝之子)有佞臣狐功,见《墨子》(60)。当尧舜时已有狐姓(62)。 ②春秋时晋唐叔虞之后,其在戎、狄者为狐氏,见《姓苑》(17,21,60)。③周平王之子王子狐之后,以名为氏(12,15,60)。【望】 绛郡(17,418)。【布】 清时四川有此姓(86)。今大陆仍有此姓(91)。【人】 狐突,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之外祖父,晋大夫。其子狐偃,佐文王而霸天下(61)。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山西之太原、临汾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据《庄子》 注云: “尧友有狐不谐。” 《中国姓氏大全》 称: “西周时有孤不偕 (相传为尧的朋友)。”“” 当为 “” 之误。然而,既称其为 “西周时”人,何以又谓其为 “尧的朋友”? 不详其意。“谐” 与“” 不同,“不谐” 与 “不偕” 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人。狐不谐为尧友; 狐不偕,乃周贤者。当为狐姓之始。②又据 《墨子》 云: “驩兜有佞臣狐功。” 据此,《中国姓氏大全》称: “相传为驩兜的佞臣狐功之后。”驩兜为尧臣,舜即位,以其党於共工,放於崇山。③郑樵注云: “姬姓,周平王子王子狐之后,以名为氏,” 《左传》 大狐姬生公子重耳; 小戎子生夷吾。姬,姓也; 狐,氏也; 戎,国也,言戎国狐氏姬姓之女。凡姓,别婚姻; 氏,别贵贱。此言狐姬者,明此姬出於王子狐之后,贵族之女,故兼氏言之,盖戎国不贵矣,所贵者狐氏,则知王子狐之后有居於戎者也。(按: 每至於此常怀疑惑; 姓以别婚姻,且“同姓不婚” 的礼教,春秋前后亦颇严格,然晋乃周武王之后; 戎国,周平王之后,俱为姬姓,同为王族之裔,何以相婚姻而生重耳、夷吾? 虽至晋献之时晋、戎早过“五服”,然终究有同姓而婚之嫌。) ④又注: “或言晋唐叔之后。”唐叔,即唐叔虞,晋之始封君。

春秋时晋有狐突、狐偃; 明代有狐忠,中书舍人。

猜你喜欢

  • 正訥魯特

    读音:Zhèngnèl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一作〔郑讷鲁特〕(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刹帝利

    读音:chà dì lì【源】 酤兰古国人有刹帝利氏,见《宣和画谱》(60,62)。唐时南天竺国(即今印度)有此姓(61)。刹帝利系古时印度之种姓。天竺以婆罗门为圣族,刹帝利为王族,二者皆贵种,见《辞

  • 高陽

    读音:Gāoyáng【源】 ①古帝高阳氏颛顼之后,以号为氏(12,17,60)。②高阳,春秋时宋国邑(故城在今河南杞县西),食邑者以为氏(11)。【望】 济阳(17,60,418)。【人】 高阳魁,古

  • 渴烛

    读音:kě zhú即渴烛浑氏,省一字为姓。(见《魏书·官氏志》)

  • 兹母

    读音:Zīmǔ《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汉有御史兹母常。” (按: 兹母,当即 “兹毋”,音zīwú,姑兼收以备考。)

  • 富珠哩

    读音:Fùzhū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富珠哩(23,63,180,260)。源出金时孛术鲁氏(23)。【变】 亦作〔富珠理〕(260)、〔富珠里〕(18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

  • 徐廬

    读音:Xúl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注引 《万姓统谱》云: “汉景帝时匈奴徐庐庸之后。”一作 “徐卢”。

  • 沃爾科夫

    读音:wòěrkēfū俄罗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有载,其汉意为“狼”,以为姓。未详其他。

  • 读音:Tián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长寿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长寿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牢饒時

    读音:Láo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以虎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虎在傈僳语中为牢饶时,亦作〔腊饶息〕、〔腊扒〕、〔腊门〕。汉姓为腊、和、虎等(14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