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ùn

【源】①东晋末西秦将军论叔达之后(62)。②唐时吐蕃称宰相为论。大相曰论茝、副相曰论茝扈莽,各一人。亦号大论、小论,又总号曰尚论掣逋。唐太宗时,吐蕃大论薛东禄赞,始入朝,太宗以琅邪公主外孙妻之。其子钦陵生弓仁,授左玉钤大将军,封酒泉郡公,始以其世官为论氏(6,7,11,12,242)。 【望】酒泉(17,418)。 【布】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 【人】论九令,宋时华州人,登科(21,62)。论中立,明时同州人,宣德中长沙府经历(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山西之太原、阳泉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论氏,去声。吐蕃大姓。禄东赞生论钦陵。” 《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据《西秦录》 云:“ 《西秦录》有将军论叔仁,后以为氏。”②其引 《唐书》 云: “吐蕃称宰相曰 ‘论’,太宗时吐蕃大论薛禄东赞始入朝。”后以官为氏。望出武威。

音从 《汉语大字典》、《续通志·氏族略》,音 “平声”,lún。

唐代有论弓仁,吐蕃族,朔方副大使; 又有论惟明; 明代有论中立,长沙经历。

猜你喜欢

  • 那颜乞台

    读音:Nāyánqǐ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认为陶氏所收 “那颜乞台” 与 “那颜吉殚”同姓异译,故并而为一,统统译作“

  • 读音:qiān【源】 ①三国时魏封氐部酋杨千里为百顷王,后杨千里入蜀,其后有千氏(60,62)。②朝鲜族姓。【望】 蜀郡(17,418)。【布】 四川(91)、台湾(68,261)、山西汾阳(278)

  • 賽密埒

    读音:Sàimìliè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金代为女真族姓氏,乃女真白姓,到清,则融为满族,散处萨哈尔察、黑龙江等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或作赛密哷、赛密勒。

  • 葉克永

    读音:Yèkèyǒnɡ【综】 清驻防新巴尔虎镶黄旗中有叶克永氏,世居呼伦贝尔(259,260)。

  • 羽真

    读音:yǔ zhēn【源】 ①北周高琳之五世祖为高句丽人,自燕率众归魏,拜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见《周书》(27,60,70)。②北魏皇兴二年,羽真国遣使朝献,见《魏书·显祖纪》。又,辽东勿吉国旁

  • 黑匿

    读音:Hēinì【综】 汉、晋时鲜卑人姓。《晋书》有黑匿郁鞠(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其注云: “鲜卑姓。‘夷姓。

  • 鐸遏

    读音:Duóè【源】 春秋时宋襄公下大夫铎遏章之后(21,63)。或晋大夫铎遏寇之后(7,60)。【望】 绛郡(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宋襄公下大夫铎遏章 (之后

  • 鍾拉

    读音:Zhōnglā【源】 彝族姓。属狄俄咪安家支(375)。

  • 郦山

    读音:lì shān仲衍孙戎胥轩之妻,郦山氏也,盖即骊侯。(见《路史》)又作骊山氏、丽山氏。

  • 托里滾

    读音:Tuōlǐgǔn【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七十图之妻为托里滚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