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èi

费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嬴姓。颛顼后人有大费,其子以祖名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夏禹之后。三是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四是源自其他民族变姓。

早期费姓分布于今河南等地,春秋时,所居区域已经扩展至今山东、湖北境内。两汉时,费姓徙居犍为郡、吴兴郡。三国时江夏郡费姓在蜀地声名显赫。唐末五代时期,费姓入迁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并有一支进入福建。宋末时期,费姓南迁于今两广之地。明初,山西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江苏、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清中叶以后,费姓人有远赴台湾者。如今,费姓尤以河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市为多。

费姓历史人物有费直,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开创者。治古文《易》,长于占卜,无章句,专以《易传》解说经文。初在民间流传。东汉时郑众、马融、郑玄等皆习其学;三国魏王弼注《易》,亦用其说。费丹旭,清画家。擅画仕女,笔法秀润、设色素淡、讲求布景,但风格柔弱。偶尔也画花卉、山水,又善书法,并能作诗词。著有《依旧草堂遗稿》。费孝通,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

费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五位。


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见《梁相费泛碑》)又音fei。

猜你喜欢

  • 读音:Wèi【综】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上有慰姓(427)。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上海(91)、山西代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辽宁之昌图,山东之长治、晋城、忻州、洪洞

  • 懸潘

    读音:Xuánpān【源】 悬潘,春秋时卫太史柳庄之食邑,因氏(7,12,17,60)。【变】 一作〔县潘〕(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万姓统谱》云: “悬潘,卫大夫柳

  • 雪你惕

    读音:Xuě'nǐtì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引《蒙古秘史》收载,未道其详。

  • 五王

    读音:wǔ wáng【源】 系自妫姓。自齐田威王,历宣、湣、襄至建为五王,秦灭齐,虏建于秦,其子孙别以五王为氏(1,7,11,12,21)。【布】 山东东莱有五王氏,见《姓氏英贤传》(60,62)。历

  • 读音:qín【源】①春秋时鲁大夫勤成之后,见《风俗通》(1,7,9,12,60)。②清时蒙古八旗中有勤氏,世居辽宁岫岩县朝阳乡,今属满族(183)。 【望】馆陶(17,418)。 【布】辽宁(92)、

  • 方壘

    读音:Fānglěi《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 “方纍” 云:“又作 ‘方垒’ 氏,以国名为姓氏。”详见“方纍”条。

  • 浮莱

    读音:fú lái莱共公浮莱奔棠,晏弱迁之倪,有浮莱氏。(见《路史》)

  • 读音:Dùn/Duenn,Dwun【源】 浑沌氏之后有沌氏(8)。

  • 敖拉

    读音:Áo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乌拉,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清驻防索伦、达虎里之打牲、萨瓦图、诺恩等地的满洲镶黄、正黄旗中均有敖拉氏(259,260)。其后

  • 读音:Què【源】 见《通志·氏族略》(23)。【布】 江苏武进(314)、浙江江山(325)、余姚(389)、四川邻水(390)、富顺(395)、江西丰城(357)、石城(404)、河北南宫(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