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達呼哩

達呼哩

读音:Dáhūlī

【源】 ①辽时契丹人姓。契丹在隋、唐之际号达呼哩氏(24,60,62)。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达呼哩氏(61)。【变】 亦作绰罗氏(60,91)。【人】 达呼哩绰罗,唐时契丹达呼哩部首领,武德六年向唐贡献名马丰貂(24)。达呼哩博斌,清满洲镶黄旗人,累官至镶白旗蒙古副都统(61)。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出自契丹族,乃辽之国姓。《续通志》 注云: “炎帝之后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居鲜卑,号鲜卑氏。慕容燕并取其地,分其部为三: 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隋唐之际,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其君称 ‘达呼哩’。” 又曰: “达乎哩始君,辽世表不著名某,但云唐武德六年,君长绰罗献名马丰貂。贞观三年摩会入朝,赐鼓纛,由是有常贡。又,《营卫志》 云: ‘唐达呼哩氏八部并元州、松漠为十’ 则达呼哩氏始君当是绰罗矣。” 至清融为满族,或作达瑚哩,世居乌呼哩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乾隆时镶白旗副都统博斌,即姓此氏。

猜你喜欢

  • 读音:Pō【音】 又音Pō(62,91)。【源】系自姬姓。吴王颇高之后(8,17,60)。【布】清时河间府阜城县多此姓,见《姓氏寻源》(76)。广西柳江有此姓(376)。【人】颇廷相,明万历中副将(6

  • 將良

    读音:Jiāngl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将梁氏引 《史记》 云: “赢姓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将梁氏。亦作 ‘将良’。”

  • 乃令

    读音:Nǎilìng【源】 西夏人姓(95)。

  • 烏蒙

    读音:Wūméng【源】 彝族姓。属古候尼惹家支(375)。

  • 读音:Shǔ【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临汾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hōng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职为姓氏,为周官充人之后。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充闾的后代。充姓历史人物有秦代燕人充尚,善于祈祷占卜巫事。入汉以后被传为仙人。充姓

  • 奧里

    读音:olǐ【源】 东晋末,游牧于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部族有奥里氏(17,62)。至金时为金人姓,奥里源出奚姓,为辽时33部之一,附姓述律(萧)氏中,后得称萧氏(7

  • 读音:zuò【源】 ①周公之子胙侯(胙,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北35里)之后,子孙避地改为作氏,见《风俗通》(1,6,12,17,60)。②春秋时鲁大夫之后有作氏(17)。③周公子祭伯为周畿内姬姓祭国(故城

  • 读音:Kuài【源】 系自妘姓。陆终第四子求言封于侩(故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北50里),后灭于郑,因以为氏(17,62)。一说,陆终第六子会人之后,有侩氏、会氏、郐氏(8,62)。【变】 一作郐氏(17)

  • 读音:C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云南凤庆(旧名顺宁)(241)、台湾澎湖(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