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
【源】 即鍼姓,后人改鍼为针(60,62)。【布】 台湾花莲(64)、陕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针惠,明时山东济宁人,隆庆庚午举人,任扬州如皋县知县(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及晋城、湖南之益阳、江西之宜丰、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傣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姓氏考略》 亦载, 其注云: “即鍼姓,后人改鍼为针, 明时济宁有之。”
明代有针惠,隆庆举人; 又有针广,正统年岁贡,任光禄寺典簿。
【源】 即鍼姓,后人改鍼为针(60,62)。【布】 台湾花莲(64)、陕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针惠,明时山东济宁人,隆庆庚午举人,任扬州如皋县知县(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及晋城、湖南之益阳、江西之宜丰、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傣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姓氏考略》 亦载, 其注云: “即鍼姓,后人改鍼为针, 明时济宁有之。”
明代有针惠,隆庆举人; 又有针广,正统年岁贡,任光禄寺典簿。
读音:Yèhèjuéluó【综】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多尔炳阿之妻为叶赫觉罗氏(260)。
读音:Jín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Hūlúgǔ【源】 鲜卑族姓(17,62)。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注云: “鲜卑姓。”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其注云: “历史上罕见三
读音:Chēmén【源】 春秋时齐国临淄大夫车门遽之后有车门氏,见《姓苑》(4,11,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齐临淄大夫车门遽”,疑此与“车遽
读音:Càn【综】或为粲氏、璨氏所改(91)。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宜兰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现代罕见姓,或为粲姓、璨姓
读音:xiǎng【源】①《周礼》春官眠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十曰想。想氏当以此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②相氏之后加心为氏(60,62)。 【布】湖北武汉有此姓(91)。现行较罕
读音:yún古子爵国,春秋时国小而近楚,若敖父子取焉。后以国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读音:Yǐ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隐公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7,12,15,17)。【望】 北海(17,418)。【布】 北京、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隐蕃,三国时
读音:jì【源】 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望】 河南(17,418)。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
读音:qīng shǐ【源】 ①春秋时晋太史董狐之子受封于青史之田,因氏(7,12,60)。 ②春秋时廖国(故城在今河南唐县南)国君叔安之后有青史氏,见《姓考》(17,62)。【人】 青史子,汉时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