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ǒu

【源】 ①天竺(古时印度)之贫四姓有首氏,见《梦溪笔谈》(60)。 ②当出自首阳(故城在今甘肃陇西西南)、首止(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首乡),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21,24)及《氏族博考》(16)。 ③彝族姓(130)。【布】 湖南郴县(62)、湘潭(373)、宜章(377)、浏阳(62)、江苏武进(314)、云南镇雄(331)、巍山(130)、湖北武汉、四川成都、上海(91)、台湾台北、桃园、台南、花莲(64,68,261)、北京、陕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人】 首德仁,明时湖南长沙人,弘治中贡士,任汀州府推官(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上海,湖北之武汉、利川,广西之荔浦,四川之成都、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汉族、土家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①其引 《梦溪笔谈》云: “天竺之贫四姓有首氏。”②其引张澍之语云: “当出於首阳、首止。”首阳,指首阳山,在今河南偃师; 首止,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睢县东南。此则以地名为姓氏。③又云: “或即以首为氏。如腹氏、肝氏之类。”

明代有首谦,巴陵人,宣德中龙江关提举,后改为 “守谦”; 又有首得仁,汀州府推官; 清代有首鸣盛。

猜你喜欢

  • 阿冬

    读音:A-dōng【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 读音:Xiāo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子姓。春秋时宋乐叔有功,封于萧,为附庸国,后国灭,子孙因以为姓氏。二是源于嬴姓,为伯益后裔。伯益后裔孟亏,受封于萧,后人以萧为姓氏。三

  • 读音:Jīng【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以邑为氏。故城在今河北井陉境(11,15,17,21,60)。②春秋时鲁公族有陉氏,见《路史》(6,7,12,15,17)。③春秋时卫公族有陉氏(17,60,62)

  • 读音:Lì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布】 河南林县(343)、巩县(301)、商城(308)、河北乐亭(334)、甘肃永昌(392)、贵州黎平(358)、辽宁黑山、山东滨县、陕西渭

  • 读音:Pí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普陀(297)、山西平陆(298)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ǐng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井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有取之不尽的意思,取吉利之意而为姓氏。二是以封邑为姓氏。春秋时,虞国大夫被封于井邑,人称井伯,后世就用

  • 阿爾吉

    读音:E-'ěrjí【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伊布祐之妻为阿尔吉氏(260)。

  • 读音:Bī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云南之盈江、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平声部。《姓氏考略》 注据 《姓苑》 云: “以地为氏。

  • 公師

    读音:Gōngshī【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穆侯之子桓叔成师之后,见《世本》(17,60)。【变】 晋时公师藩,为成都王颖部将,为避景帝司马师讳改姓公帅氏(17,62)。【人】 公师偶,春秋时粤人,

  • 琿達奇

    读音:Húndáqí【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讷殷(23,63,180,260)。 【变】一作〔浑达奇〕(18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