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
【综】 春秋时晋人鸾徼,事赵简子,因只知进声色犬马,营宫室台榭以误简子,而不举贤士,为简子沉之于河(21,61,62)。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引《吕氏春秋》云: “赵简子沉鸾徼于河,曰: ‘吾尝好声色,而鸾徼致之’。”鸾徼,其鸾氏之始耶?
【综】 春秋时晋人鸾徼,事赵简子,因只知进声色犬马,营宫室台榭以误简子,而不举贤士,为简子沉之于河(21,61,62)。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引《吕氏春秋》云: “赵简子沉鸾徼于河,曰: ‘吾尝好声色,而鸾徼致之’。”鸾徼,其鸾氏之始耶?
读音:Shàowàn【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引王述民《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ā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Ráo【源】 ①古帝鬼騩氏之后有饶氏,见《潜夫论》(17)。②唐尧之后有尧氏,加食旁为饶氏(62)。③战国时齐大夫有食采于饶(故城在今河北饶阳东北)者,赵孝成四年拔其邑,以封其弟长安君,齐之故臣
读音:Tángg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清蒙古镶红旗人丰伸部(按: 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作“布”)姓唐古忒氏,乾隆间攻台湾之林爽文有功,官至西安右翼副都统。(按
读音:Jīng荆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今湖北西部),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是为荆
读音:Qú/Chy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东有此姓(68,261)。
读音:Yūmí【源】 西夏国主之姓。辽、金二史之西夏传皆云,夏主系拓跋魏之后,名思恭,唐僖宗末年赐姓李。元史云:其先姓於弥氏,岂拓跋为其总称,而於弥为其分姓耶(24,71)。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
读音:Huò【源】 宋大夫猛获之后,见《风俗通》(1,6,7,12,15)。猛获一作尹获(60)。【望】睢阳(17,418)。【布】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阳泉
读音:A-wàilóng【综】 西藏察隅僜人姓(171)。
读音:xī zǐ【源】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釐子观起之后(2,7,12,60)。②系自偃姓。春秋时鲁僖公二年,徐灭釐子,子孙氏焉(6)。【变】一作〔僖子〕(12,21)。【人】釐子班,春秋时楚大夫(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