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屿
韩屿,五代时人。为祠部郎官。与道士李守微友善。事迹据《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三。《全唐诗》存诗1首。
- 陈从易
陈从易(966~1031年),字简夫,泉州人,宋乾德四年(966年)生。宅在城内睦宗院(今西街旧馆驿)。好学强记,及进士第,历为彭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预修册府元龟,改监察御史。累擢太常少卿。历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卒。从易著有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王庭
王庭(1079~1171)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民瞻。安福(今属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为衡州茶陵县(今属湖南)丞。弃官隐居卢溪(今属湖南),自号卢溪真逸。绍兴十九年(1149)因诗得祸,被贬。二十五年秦桧死,不久得归。他同情农民,在《寅陂行》中,率直地把老农的话记下来,揭露朝廷兴修农田水利乃“虚名”。他久居农村,有不少清新的作品。不过也有一些诗作模仿黄庭坚格调,承袭他的诗句,缺乏创造。他的文和词在当时也颇有名气。
- 骆儒宾
骆儒宾,生平未详。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 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 郑昌时
郑昌时(1769年-),卒年不详,字平阶,后又名重晖。生于海阳县淇园乡(今潮安县凤塘镇淇园村)。据《潮安县志》云:“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
- 祝哲
祝哲,字明甫,秀水人。乾隆庚辰举人。有《西涧诗钞》。
- 邹思成
邹思成,字孝瞻,号莪庵,附贡生。无锡人。工诗,不以示人,有《莪庵诗稿》、《俗字辨伪》等书。
- 钟筠
浙江仁和人,字蕡若。仲某妻。有《梨云榭诗馀》。
- 朱栴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毡)(1378.2.6.—1438.8.23.),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岁。逝世后,埋葬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死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朱栴是庆王府第一代庆王,他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宁夏生活45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