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诗词古文>嵇绍生平

嵇绍生平介绍

(253—304)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延祖。嵇康子。山涛以“父子罪不相及”荐于武帝,征为秘书丞。迁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赵王伦执政,署为侍中。河间王颙、成都王颖讨长沙王乂,绍率众拒之。乂败,废为庶人。后复位。惠帝永安元年,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颖将石超破之于荡阴,获惠帝。绍以身捍帝,中流矢死,血溅帝衣。后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谥忠穆。>>查看嵇绍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贤似郤缺

  嵇绍的父亲嵇康,因得罪掌权的司马氏集团,而在嵇绍十岁时遇害,嵇绍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因为父亲获罪,静居在家中。山涛掌管选举事时,奏请晋武帝说:“《康诰》上说‘父子罪不相及。’嵇绍的贤能可以和郤缺相比,应当加以任命,请让他任秘书郎。”晋武帝对山涛说:“像您所说的,他能胜任秘书丞,何况秘书郎。”于是下诏征召嵇绍入朝为秘书丞。

  多次升迁后为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很器重他,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的人才不会再有遗漏。”沛国人戴晞年轻有才气,同嵇绍之侄嵇含交好,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晞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乡里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

  后转任豫章内史,因母亲去世,未到任。丧服期满后,拜徐州刺史。当时石崇监徐州诸军事,性格尽管骄横暴戾,但嵇绍以道义劝说,石崇对他甚为亲近敬重。后来嵇绍因为长子去世而离职。

  不畏权贵

  元康初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外戚的身份,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贾谧请求与嵇绍交好,嵇绍拒绝不理。等到贾谧被诛杀,因为嵇绍不亲附恶人,受封弋阳子,又升为散骑常侍,兼任国子博士。

  永康元年(300年),太尉陈准去世,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的,大德之人应当授予大名,微德之人就应授予微名,’文、武‘这些谥号,显扬死者的功德,’灵、厉‘这些谥号,标志着死者的糊涂昏昧。由于近来掌礼治之官怀抱私情,谥法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应该加谥号为’缪‘。”此事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臣都甚为惧怕他。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以嵇绍为侍中。同年,晋惠帝重新继位,嵇绍仍然任侍中。当时,众人建议追复已遇害的张华的官爵,嵇绍认为张华不能坚持正道,认为不应该追复他的官爵。又上疏希望惠帝及当权者吸取教训。

  正直以谏

  永宁二年(302年),齐王司马冏在辅政后,大肆建造自己的宅第,骄纵日益加深,嵇绍为此劝谏司马冏,司马冏虽然谦逊恭顺的回报嵇绍,但就是不能听从他的意见。

  一次,司马冏与董艾等人中宫中闲聊,畅谈国家大事。嵇绍穿着朝服求见,董艾就对司马冏说:“嵇侍中善丝竹,您可以让他弹琴。”司马冏也正有此意,就命人抬琴进来请嵇绍演奏。嵇绍不愿意,司马冏就说:“今天大家都挺高兴,您又何必如此扫兴呢?”嵇绍庄重是回答:“您匡复社稷,更应讲究礼仪,端正秩序。我今天穿着整整齐的礼服前来见您,您怎能让我做些乐工的事呢?如果,我身着便服,参回私人宴会,那倒不敢推辞了。”司马冏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后,都很惭愧。

  不久,因公事被免职,司马冏以其为左司马。没几天,司马冏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之前,在双方交兵时,嵇绍前往宫中,有人持弩在东阁守卫,看到嵇绍,要拿箭射他,正好有一位殿中统兵的将领萧隆,看到嵇绍姿貌不凡,怀疑他不是一般人,于是上前夺下箭,嵇绍才得以幸免。于是返回在荥阳的旧宅。

  太安二年(303年),嵇绍被征召为御史中丞,未拜受,又任侍中。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驱京都,借以讨伐司马乂,惠帝的车驾驻扎城东。司马乂向属众说:“今日西征,希望谁作都督呢?”军中将士都说:“希望嵇侍中尽力在前面引导,我们虽死犹生。”于是以嵇绍为使持节、平西将军。

  永兴元年(304年),司马乂被俘,嵇绍重任侍中。公王以下的官员都到邺城向司马颖谢罪,嵇绍等人均被罢官,免为平民。

  嵇侍中血

  不久朝廷北征,重征嵇绍为侍中,恢复了他的爵位。嵇绍因天子流亡在外,接奉诏书驰往行驾住处。恰逢朝廷的军队在荡阴战败,晋惠帝脸部受伤,中三箭,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司马颖的军士把嵇绍按在马车前的直木上。晋惠帝说:“这是忠臣,不要杀他!”军士回答道:“奉皇太弟(司马颖)的命令,只是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于是杀害嵇绍,血溅到惠帝的衣服上,惠帝为他的死哀痛悲叹。等到战事平息,侍从要浣洗御衣,晋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死后哀荣

  等到张方逼迫惠帝迁往长安时,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求赠嵇绍司空,进爵为弋阳公。正值惠帝还洛阳,于是此事未行。

  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出屯许,路经荥阳,经过嵇绍墓时,哭得非常悲伤,为其刊石立碑,又上表请赠官爵。怀帝于是遣使赠嵇绍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进爵为弋阳侯,赐一顷墓田,以十户人家守护,以少牢礼仪祭祀。

  永嘉六年(312年),晋元帝司马睿为左丞相,秉承旨意,认为嵇绍死节之事重大,但赠礼没有表彰他的功勋,于是表赠太尉,以太牢礼仪祭祀。

  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皇帝位,赐嵇绍谥号忠穆,再次以太牢礼祭祀。

轶事典故

  鹤立鸡群

  嵇绍刚到洛阳时,有人告诉王戎说:“昨日在人群中曾见到嵇绍,看他气宇轩昂,恰如野鹤立在鸡群中。”王戎说:“你还未见过他父亲呢。”

  嵇绍不孤

  在嵇康临死之前,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骏马何为

  当初,嵇绍将要奔赴前线时,侍中秦准问嵇绍:“如今要前往危难之处,您有好马吗?”嵇绍严肃的说曰:“陛下亲征,以正义来讨伐叛逆,一定不战而胜。如果陛下有难,有为臣之节在,骏马有何用!”听到的人没有不叹息的。

猜你喜欢

  • 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 李康

    李康(生卒年不详),字萧远,三国魏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性耿介,不合流俗。曾作《游山九吟》(今佚),魏明帝十分欣赏,起用为寻阳长,后封陧阳侯。原有集二卷,已佚。今存《运命论》,载《文选》。文中竭力宣扬天命论,但文笔流丽,其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等句,颇著名。事见《文选》李善注引《集林》。

  • 王秀之

    (442~494)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伯奋。王裕孙。仕宋为太子舍人。吏部尚书褚渊欲与结婚姻,不肯。迁桂阳王刘休范司空从事中郎,知休范将反,辞疾不就。出为晋平太守。入齐,初为豫章王骠骑长史。齐武帝即位,官至辅国将军、吴兴太守。到郡修治旧山,移置辎重,以为隐业所在。秀之若其祖父敬弘、父瓒之皆不事权贵,时人称之。卒谥简。

  • 郑义真

    高宗时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韦澳

    京兆人,字子斐。韦贯之子。文宗大和六年进士。尝十年不调,御史中丞高元裕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澳竟不诣。宣宗时,历迁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常夜被旨草诏书,开陈可否,帝未尝不顺纳。改京兆尹,豪右敛迹。未几,授河阳节度使。懿宗立,徙平卢,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坐事贬秘书监,分司东都。迁河南尹,辞疾不拜,乞归樊川。卒谥贞。

  • 程公许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 何偁

    何偁,宋代官吏。历官翰林侍读、尚书秘阁直学士。

  • 吴莱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 王璋

    宁国路宣城人,字敬叔。王圭弟。与圭并以诗名。

  • 朱徽

    字遂初,江西进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