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诗词古文>方弘静生平

方弘静生平介绍

方弘静(1516—1611),明代安徽歙县人,字定之,号采山。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天都社创始人之—。授东平知州,迁南京户部郎中,出为四川佥事,累官南京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少时与乡人结诗社,入仕后,汪伯玉方擅时名,倡谼中社,再三招致,不肯往。晚年多所结撰,有《素园存稿》、《千一录》。>>查看方弘静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方弘静(1516—1611),明代安徽歙县岩镇人,字定之,号采山。生于一个世代商贾之家,幼时“嗜为诗”,弱冠“以著作登坛”。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及第,授东平知州,迁南京户部郎中,出为四川佥事,累官南京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增工部尚书。年九十五而终。

  《江南通志》载:“方弘静, 字定之, 歙人。 嘉靖庚戌进士, 任东平州 , 视学粤西, 寻转江藩使者, 治严嵩父子狱, 有所波连。讼言白之, 既持节入浙, 时方苛剔滥费。弘静疏言 :去冗不如增备;增备不能惜费。因大修艨艟, 会诸将, 急击寇, 覆其水寨, 论功当超叙, 中蜚语归。 卒赠工部尚书。”

  (清)靳治荆.歙县志· 卷一:方弘静1556—1566间入浙江。 “奉使入浙, 击水寨寇”。可知他入浙江当为抗击倭寇。而倭寇嘉靖时期最为猖獗:“嘉靖三十四年, 倭寇数十人自杭州入邑南……四十四年, 流贼入掠……其明年复入境”

  1574年(59 岁)任浙江右副都御史。《国朝列卿记》第七册卷百五:刺使并巡抚浙江尚书侍郎都御史卿年表“万历元年(1573 年)以右副使都御史任。” “万历甲戌, 余自浙归, 令葺素园, 日卧其中 。”

  方的诗风清新自然,少时与乡人结诗社,入仕后,汪伯玉方擅时名,倡谼中社,再三招致,不肯往。其诗歌创作持续几达八十年。诗风比较接近王孟, 却并非华丽文词。 王仲房曾评价曰:“定之抱性, 幽闲温秀 , 故其修词吐气, 有似於人。 若 流水不知处, 幽禽相与飞' 不知春色灭, 忽见林花飞' 永日空山寂, 幽蝉时自吟'春色惊人早, 云山与世远' 旧业微蝉翼, 穷途信马蹄' 宛然王孟遗响也 。

  方弘静现存有《素园存稿》二十卷 (残缺, 此部分齐鲁书社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曾收录)、《千一录》二十六卷(藏上海图书馆, 明万历二十六年刻本), 另郑振铎之藏书中之一《广快书》中收录方弘静之《燕贻法録 》(藏北京图书馆,序中言得方定之家训为 《燕贻法録》 , 附法楹而行也。)。

  就其诗歌内容风格而言:青少年时期,诗歌多抒发建功报国之志,诗风雄劲;宦旅期间,诗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讽刺权贵的荒淫无耻及抒发诗人仕宦涯的羁旅愁思,诗风深沉委婉;晚年居乡期间,登临山水,游览胜景,诗歌多描绘奇瑰雄伟的徽州山水风光,

  方弘静也是明代的交游大家,与同时代之戚继光、王世贞、王世懋、汪道昆、陈达甫等皆交往密切, 与王寅、吴世忠也都互酬诗文。

  明嘉靖21年(1542)与王寅等结天都社,1610年方94岁高龄再次主盟天都社。天都社是黄山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社址设在黄山祥符寺附近,入社当时有黄山十六子,历时69年。天都社对促进黄山文化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他在天都社诗中言道:“丞相原中香雨微,天都峰下玉芝肥。石髓如饴流未绝,他年来驭紫鸾飞。”该诗中对黄山冻蜡石进行了“石髓如饴”的写实。

  安徽歙县瀹潭方氏宗祠的碑文为方弘静在万历时期亲笔手书。

猜你喜欢

  •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祖世英

    浦城人,字颖仲。第进士,授衡州教授。遵胡瑗之学,以教士子。历知南昌县,通判融州,以清白称。

  • 卫德辰

    字中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书史会要》。

  • 王浍

    王浍(生卒年不详),,一字贤佐,咸平(今辽宁开原)人。邃于《易》学,又通星历谶纬之学。

  • 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安广居

    安广居(1593-1644),字无旷,号廓癸,无锡安镇人,安希范长子,高攀龙女婿,崇祯六年举人,十三年副榜,有《率意吟》。

  • 赵大佑

    (1510—1569)浙江太平人,字世胤,号方厓。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凤阳推官,擢御史,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有《燕石集》。

  • 屈复

    屈复(1668~1745)清代诗人。初名北雄,后改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金粟老人,世称“关西夫子”。蒲城(今属陕西)县罕井镇人,后迁县城北关。19岁时童子试第一名。不久出游晋、豫、苏、浙各地,又历经闽、粤等处,并四至京师。乾隆元年(1736)曾被举博学鸿词科,不肯应试。72岁时尚在北京蒲城会馆撰书,终生未归故乡。著有《弱水集》等。

  • 朱休度

    (1732—1812)浙江秀水人,字介裴,号梓庐。乾隆十八年举人。官嵊县训导。后任山西广灵知县,于大荒疫后,招集流亡,使地无旷土,又善决狱,为民所服。引疾归,主讲剡川书院。有《小木子诗》、《学海观沤录》等。

  • 郑挺

    郑挺,字不群,秀水人。有《秦涛居士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