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气虚与血虚证候并见的头痛。见《兰室秘藏·头痛》。《脉因证治·诸头痛有六证》:“气虚,因下部气虚,上攻,温温而痛者,异乎邪毒所攻。”《张氏医通·头痛》:“因血虚而痛者,痛连鱼尾,善惊惕,其脉芤
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即阴痛。详该条。
【介绍】:见靳起蛟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由肝、肾、胃三经湿火结聚而成。生耳孔内,或形如鼠乳,红肿微痛,不作脓,外无壅肿,但耳窍不通。治宜泻火除湿。可选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或硇砂散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药点痔上。本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证名。出《灵枢·行针》。指喜乐不禁之症。参见喜笑不休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轻者。《素问·五常政大论》:“小毒治病,十去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