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
病名。①指口腔病。①即满口疳蚀。详该条;②又名糜疳。见《外科启玄》卷八。多由阳明湿火薰蒸而发,常见于小儿。症见口内腐溃,或连及咽喉,疼痛不适,饮食有碍,或形瘦,腹胀泄泻,手心热等。治法初宜清泻湿热,用
见《广州植物志》。即火秧竻,详该条。
【介绍】:见朱惠明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冬令气候严寒,骤然感受寒冷以致肺寒而引起的咳嗽。参见寒嗽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忌奶者,即孕妇之乳,小儿饮之,易致吐泻等症。
中医术语。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等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从文
即补阴。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干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