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乱

五乱

脏腑经脉气逆乱所产生的病证。《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宣明五气篇》:“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②《灵枢经》篇名。本文讨论五种乱病的证治,故名。主要论述因脏腑经脉之气不顺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而行,悖逆而乱,阴阳反顺,营卫不调,清浊混淆,互相扰乱,以致气乱于心、乱于肺、乱于肠胃、乱于臂胫、乱于头而出现的五种症状和治法

猜你喜欢

  • 七寸金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内太冲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位于足背,长伸肌腱胫侧缘,与太冲穴相平处。主治疝气上冲,呼吸不通。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刺五脏死候

    指针刺误伤五脏的后果。《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

  • 黄梅花

    见《本草纲目》。为蜡梅花之别名,详该条。

  • 暑疫散

    即雷击散,见该条。

  • 阴中之少阳

    ①指肝。《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少阳,肝也。”②指足少阳胆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③指足部之阳经。《灵枢·阴阳系日月》:“足之阳者,阴中

  • 上丹田

    气功所称的体表部位,指两眉之间。《素问·本病论》:“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后世作为气功意守的部位之一。参见丹田条。

  • 钟大延

    【介绍】:明代医生。字恒国。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精于医术,治病不拘于成方,能自出新意,常奏良效。

  • 中发疽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 陈以求

    【介绍】:见陈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