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
药材名称白刺
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
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研末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白刺
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
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研末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油茶根皮拼音Yóu Chá Gēn Pí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收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茶子心&qu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药材名称栗毛球拼音Lì Máo Qiú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出处
《中药大辞典》:野油麻药材名称野油麻拼音Yě Yóu Má别名地参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状茎,基
药材名称楤木根拼音Sǒnɡ Mù Gēn别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
药材名称红五加拼音Hónɡ Wǔ Jiā别名五爪龙、大血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卷须。叶互生,具长柄;叶常为指状或叉指状,有小叶5~7枚
《中药大辞典》:绣球防风根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根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球
药材名称九牛力拼音Jiǔ Niú Lì别名川太、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perfoliata Lou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蛹药材名称蚕蛹拼音Cán Yǒnɡ别名茧蛹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蛹入药。生境分部养蚕地区。化学
药材名称木防己花拼音Mù Fánɡ J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
《中药大辞典》:兰花参药材名称兰花参拼音Lán Huā Shēn别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