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3卷(《通志艺文略》作2卷)。又名《桐君采药录》,已佚。佚文散见于《本草经集注》中。
《古今医鉴》卷七引京师方。天门冬(去心)半斤,杏仁(去皮)、百部、百合、贝母(去心)、白术各四两,款冬花五两,紫菀三两。上药捣碎,用长流水二十碗,煎至五碗;滤渣再煎,如是者三次,共得药汁十五碗,入饴糖
见伤寒摘锦条。
《医学入门》卷七方。又名血竭膏。锦纹大黄四两(一方加香附)。酒浸焙干为末,醋熬膏成丸,鸡子大,每服一丸,睡前温酒化下。治妇人干血气,月经闭止。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毒芹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太白参之别名,详该条。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