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剑叶紫金牛

剑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剑叶紫金牛

拼音Jiàn Yè Zǐ Jīn Niú

别名开喉箭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剑叶紫金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ensifolia Walk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30cm。根茎伸长,木质;茎老时灰褐色具纵纹,有明显的叶痕,除侧生特殊花枝外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坚纸质或革质,狭披针形至线形,长7-12(-20)cm,宽约1(-2.5)cm,先端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反卷及具边缘腺点;侧脉连成不明显的边缘脉。亚伞形花序,着生于弯曲的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7cm;无叶,被细微柔毛;花梗长1(-2)cm,具疏鳞片或细微柔毛;萼片广卵形,长2-3(-4)mm;先端钝或圆形,具密腺点;花瓣红色,长圆状卵形,长5-6mm,具密腺点;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药长圆状披针形,背部多少有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或略长。果球形,直径约6mm,红色,具腺点。花期5-7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700m的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剑蕨

    药材名称中华剑蕨拼音Zhōnɡ Huá Jiàn Ju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chinensis C

  • 石碱

    《中药大辞典》:石碱药材名称石碱拼音Shí Jiǎn别名花碱(《圣济总录》),碱(《本草衍义补遗》),灰碱(《纲目》),水碱(《本经逢原》),枧砂、干饼药(《疬科全书》)。出处《本草衍义补遗

  •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

  • 月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月见草药材名称月见草拼音Yuè Jiàn Cǎo别名夜来香来源柳叶菜科月见草Oenothera erythrosepala Bor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旋蒴苣苔拼音Xuán Shuò Jù Tái别名牛耳散血草、散血草[陕西]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

  • 刺南蛇藤

    药材名称刺南蛇藤拼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

  • 荚蒾子

    药材名称荚蒾子拼音Jiá Mí Z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果实。性味《唐本草》:"味甘。"功能主治《千金翼方》:"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

  • 杏叶防风

    《中药大辞典》:杏叶防风药材名称杏叶防风拼音Xìnɡ Yè Fánɡ Fēnɡ别名骚羊古、瘙疡股(《草木便方》),蜘蛛香,山当归(《分类草药性》),小菊花、山茴香、大寒药

  • 吹风散

    《中药大辞典》:吹风散药材名称吹风散拼音Chuī Fēnɡ Sàn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

  • 鹅蛋壳

    《中药大辞典》:鹅蛋壳药材名称鹅蛋壳拼音é Dàn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卵壳。功能主治《急救方》:"治痈疽无头。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为末,醋调